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1.
分析了湖南省早稻、中稻、晚稻、玉米、油菜、棉花、烤烟、红薯等8个主要农作物的2 459个"3414"肥效试验结果,获得了大量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其中土壤有效磷校正系数平均值最高,为161.55%,其次是速效钾的68.30%,最低的是碱解氮的38.25%,说明作物对土壤有效磷的利用率最高,对土壤碱解氮的利用率最低;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对应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速效钾含量的相关性最密切,其次是有效磷和碱解氮;以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为自变量x,以对应的校正系数为因变量y,回归分析建立的最佳数学模型均为双曲线,其回归关系和拟合度均到达极显著水平;数据来源于全省大样本的试验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以用于校正斯坦福施肥量估算公式中的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值,为精确估算主要农作物施肥量和制定施肥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冬闲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团聚体特性及团聚体钾素分布的影响,为我国南方水旱轮作区钾素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始于2016年不同轮作模式钾肥定位试验,选取CK(F)(不施肥和冬闲)、NPK(F)(氮磷钾肥和冬闲)、NPK(R)(氮磷钾肥和冬种油菜)、NPK(SR+R)(氮磷钾肥配稻草还田和冬种油菜)、NP50%K(SR+R)(氮磷减钾50%配稻草还田和冬种油菜)5个处理,在试验第3年(2019年)于油菜收获后取0—20 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团聚体组分以及团聚体组分中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组分中钾素的分布规律。结果 (1)所有处理均以<0.053 mm团聚体组分最高。与NPK(F)相比,NPK(R)处理提高了1—2、0.5—1、0.25—0.5 mm团聚体的比例,增幅为26.2%—82.6%,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0.25 mm团聚体组分比例、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显著提高了30.6%、31.2%和82.0%。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稻草还田配施化肥(NPK(SR+R))比施化肥处理(NPK(R))显著提高了>2 mm团聚体比例,增幅为69.7%。(2)所有处理土壤各团聚体组分中交换性钾含量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逐渐降低,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稻草还田配施化肥(NPK(SR+R))比施化肥处理(NPK(R))显著提高了所有粒级团聚体组分的交换性钾含量,增幅为22.2%—46.0%。相比较NPK(SR+R),减钾处理(NP50%K(SR+R))显著降低了>0.5 mm团聚体中交换性钾的含量,降幅为19.4%—20.6%。与水稻-冬闲下的化肥处理(NPK(F))相比,水稻-油菜轮作下3个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团聚体中的非交换性钾含量。(3)所有处理以<0.053 mm团聚体中钾对全土钾的贡献率最高。水稻-油菜轮作(NPK(R))比水稻-冬闲(NPK(F))显著提高了1—2和0.5—1 mm团聚体中钾对全土钾的贡献率,增幅分别为82.6%、52.1%(交换性钾)和105.5%、36.9%(非交换性钾)。结论 水稻-油菜轮作可提高MWD、GMD、大团聚体比例和大团聚体中钾对全土钾的贡献率,改善土壤结构。在该轮作模式下稻草还田配施化肥可提高所有粒级团聚体中交换性钾含量,改善稻田土壤钾素供应,但水稻-油菜轮作因需钾量高而降低了团聚体中的非交换性钾含量,应适当增加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13.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管道灌溉系统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该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提质、增效明显等特点,技术要点如下。设施设备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保障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根据作物、系统设备、实施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主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湖南省近8 a 789个杂交中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分析获得杂交中稻施肥技术参数,依据斯坦福施肥公式W=(UNs)/R,建立了氮、磷、钾实际施肥纯量(Y)与目标产量(X1)、土壤速效养分检测值(X2)的二元一次回归推荐施肥数学模型;在Excel中置入数学模型,建立了推荐施肥专家系统,直接输入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数据,可精准计算输出施肥量和施肥方案,简化了数学模型的计算和应用方法,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实现双季稻增产与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在南方双季稻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早、晚稻分别设置不施氮(N)肥、常规施肥、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和减N 30%机插侧深施控释掺混肥共4个处理,比较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与常规施肥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减施潜力。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处理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0.2%~20.9%和31.8%~32.4%,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6.2%~7.5%,20.5%~25.3%和27.6%~28.2%;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9%~5.2%和12.6%~13.8%,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15.8%~17.8%,16.8%~18.6%和14.0%~16.8%。其中,以减量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处理效果较好。在减N 30%机插侧深施条件下,控释掺混肥处理较常规减N处理早稻成熟期N、P、K养分累积量分别提高1.6%,2.5%,7.9%,晚稻分别提高4.0%,1.1%,0.9%;早、晚稻N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4.2%和10.2%,N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3.3%和1.2%,N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0.6%和1.2%。总体而言,在洞庭湖平原地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能有效减少稻田的N肥投入量,利于形成有效穗,并保证植株整个生育期对N素的需求,提高成熟期N、P、K累积量及N肥利用效率,减少N素损失,从而实现双季稻生产节肥、省工、增产和增效。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