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农学   14篇
  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IBA和MET单独与配合使用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50mg/L吲哚丁酸(IBA)浸种的基础上,于块根膨大期配合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多效唑(MET),结果表明,可使木薯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8.8%和20.5%.块根淀粉含量则相应提高6.8%和9.0%,均达0.05显著水平;而单独用50mg/L IBA浸种或只在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 MET,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效果均不及IBA和MET的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2.
空心菜冬季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心菜又叫蕹菜、通菜或藤菜,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引种的一种速生绿叶蔬菜,叶和嫩茎供食用,凉拌、炒食、汤煮均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等药用价值,现已成为全国各大宾馆、饭店特需蔬菜之一,也是广大市民喜食叶菜类品种之一,在夏秋季生产较多,在晚冬早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不适宜其生长,但根据广西地方市场特点,近年来通过小拱棚、薄膜大棚等设施试验栽培,反季节种植取得成功,在春节前后均能上市供应,而且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反季节栽培技术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问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生长后期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髯衣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生长后期略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一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翅子罗汉果的组织培养技术;方法:以翅子罗汉果野生植株的单节茎段作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在统一添加NAA0.1后,再分别添加LFS,BA,KT0.3进行诱导;结果:(1)只有MS NAA0.1 LFS0.3能诱导腋芽萌发并建成根苗齐全的再生植株,25 d萌发率≥90%;其它培养基只诱导外植体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腋芽不萌发;(2)用MS LFS0.3进行继代培养,周期25~30 d,增殖倍数3.7;(3)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90%~100%。结论:在常用的CTKs中,至今仅发现LFS能够诱导翅子罗汉果单节茎段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5.
PP333对木薯生长、光合和蒸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木薯品种GR911作实验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PP333溶液500 mg / L和1000 mg / L。结果表明,PP333处理可抑制木薯地上部生长,使植株矮化,叶面积减小。但是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及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根/冠比值增大,利于同化产物的累积和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6.
玉米纹枯病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玉米纹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侵染途径、危害、防治、抗病机制及抗源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对目前该病研究中存在的抗源较少、防治效果较差、基础理论研究欠缺等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以半夏叶柄为材料,比较MS+BA 2.0 mg/L+NAA 0.1 mg/L(CK)和MS+LFS 0.3 mg/L(Lingfasu,LFS,灵发素)2种培养基在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半夏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2个处理组内源激素变化趋势,除ABA大致呈“M”状外,IAA、GA3和ZR激素大致呈“∧”状;在半夏体胚发生的重要时期(胚性愈伤组织时期和早期胚时期),LFS处理组中IAA和ABA的含量显著高于CK组,ZR在早期胚时期高于对照29.0%,GA3含量以C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 生长后期低于CK, 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 生长后期略低于CK, 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9.
芫荽反季节栽培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芫荽反季节栽培的最佳方式,于1999年8月和2000年8月夏季高温季节,采用露地、网室、荫棚栽培三种不同方式,研究芫荽反季节栽培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采用荫棚栽培的芫荽生长状况最好,网室次之,露地最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明确罗汉果原料鲜果后熟指标,建立烘烤“温度-时间”组合,为提升罗汉果干果品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罗汉果品种青皮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后熟湿度和后熟时间对原料鲜果后熟变化的影响,明确罗汉果鲜果完成后熟的技术指标;设定7个烘烤温度,记录原料鲜果在相应温度下烘烤至水含量≤15%达标时所耗时间,建立烘烤“温度-时间”组合,探讨不同组合对黄熟罗汉果鲜果烘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烘烤组合.[结果]采后青皮果在昼温/夜温为(31土2)℃/(27±2)℃的条件下后熟11d,黄熟果率>90%,后熟13d的鲜果失水率达36.4%;不同后熟时间的原料鲜果烘烤耗时不同,后熟3~5 d的非黄熟果与后熟13d的黄熟果在同-温度下烘烤至果实水含量≤15%,耗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最长相差8.0 d;以黄熟鲜果为烘烤原料,在建立的7个烘烤“温度-时间”组合条件下进行烘烤,以组合(60±1)℃-6.0d的烘烤效果最佳,干果果壳黄色率100%,果囊膨化充分、香气浓郁、无焦糊,总甜苷含量较其他组合提高了4.1%以上,且干果品质较传统干果有明显提升,口感清香甜爽.[结论]以“黄熟”(罗汉果鲜果壳变为黄色)作为罗汉果鲜果后熟完成的技术指标,表达直观、简单,可操作性强;以“温度-时间”组合为单元,设置全自动烘烤程序,能更好地保证罗汉果干果品质,且以(60±1)℃-6.0 d的干果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