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开花期棉铃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1988、1989两年棉铃发育规律的研究得出:不同开花期的棉铃各组成部分子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加以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棉子的干物质积累还可用直线方程模拟,效果更好,相关系数在0.98以上。其中铃壳的干物质积累较快,最快时期在花后10~15d,花后30d达最大值,但是大积累量、生长特征值随着开花期的向后推迟而逐渐增大;而棉子和棉纤维的干物质积累要延续到花后45~50d才达到最大值,其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花后20~30d,它们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量、生长特征值、旺盛生长期的长短是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前期和后期开花的较低。  相似文献   
72.
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可金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4):81-82,85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是各级农业推广组织联系农民的纽带,与农民关系密切,在农民中有威信,是农业推广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抓好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对完善我国农业推广网络,完成推广目标和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的问题不少,已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时期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新要求,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3.
两种化学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猝灭动力学技术研究两种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收谷和草甘膦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荧光参数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利收谷的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对角果叶绿素破坏严重,ETR、EQY下降快,造成角果光能利用率下降,产量明显降低。草甘膦催熟效果较慢,但对角果叶绿素影响小,ETR、EQY下降慢,产量较高。文中还探讨了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油菜产量与ETR、EQY、qP之间相关显著,含油量与EQY、qP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4.
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系统的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和紫云英混作,在相同的土壤肥力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油菜和紫云英混种的7个不同用种量(即混作密度)对油菜植株干物质积累、分枝特性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油菜2·1kg/hm2,紫云英6·75kg/hm2混作散播为较适宜的混作种植密度。在这种组合密度下既可以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和紫云英产量,还能为后茬作物增产提供较高的土壤肥力,为实现持续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5.
为探明铝胁迫下多胺种类和含量变化与小麦耐铝性的关系,以小麦耐铝基因型西矮麦1号和铝敏感基因型扬麦5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对照和铝胁迫(30μmol·L-1 AlCl3)条件下,两个小麦基因型幼苗根尖多胺种类和含量、根系伸长、氧化损伤和活性氧产生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铝胁迫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根系伸长量逐渐降低,但西矮麦1号显著高于扬麦5号。铝胁迫24 h后,2个小麦基因型根尖铝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Evans blue吸收量、活性氧含量均显著升高,且西矮麦1号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扬麦5号。铝胁迫下2个小麦基因型根尖腐胺总量随铝胁迫时间的延长均不同程度增加,西矮麦1号根尖腐胺总量增加时间明显早于扬麦1号,且前者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后者。相反,根尖亚精胺总量随铝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西矮麦1号的降幅明显小于扬麦5号。添加腐胺合成抑制剂(D-Arg)显著加剧了铝诱导的氧化损伤,且对西矮麦1号的加剧作用较明显。这说明铝诱导的小麦多胺水平变化与耐铝性密切相关,腐胺总量的增加可能是耐铝的重要机制,而亚精胺总量的降低可能与小麦铝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6.
为完善镉(Cd)污染农田“油蔬两用”油菜安全生产栽培调控技术,本试验以22个甘蓝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根据Cd积累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差异,筛选Cd低积累油菜品种。并进一步研究外源海藻糖喷施时期(苗期、薹期、苗期+薹期)和浓度(10、20、40、80 mmol·L-1)对Cd低积累品种油菜生长发育、薹Cd积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22个油菜品种各部位Cd积累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差异显著,其中安农油1号(ANY-1)和同油杂2号(TYZ-2)具有高生物量和低Cd积累的特性,较适宜油蔬两用种植。与对照(CK)相比,Cd处理导致油菜生长受阻,菜薹产量及品质下降。外源喷施10~40 mmol·L-1海藻糖可不同程度缓解Cd对油菜的毒害作用,降低菜薹Cd积累,提高菜薹产量和品质,其中苗期喷施20 mmol·L-1海藻糖为最佳喷施时期和浓度。苗期喷施20 mmol·L-1海藻糖缓解了2个油菜品种Cd毒害,叶绿素含量(SPAD)、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根颈粗较不喷施海藻糖处理相比分别显...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钾肥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徽油48’和白菜型油菜品种‘皖油13’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用量含钾有机肥“富万钾”的方式,研究其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主薹和侧薹的外观、口感及菜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和品质优于白菜型油菜品种,每公顷喷施750 g“富万钾”最有利于提高菜薹品质和产量。常规栽培措施下,‘徽油48’和‘皖油13’的菜薹总产量分别可达4 714.94和3 568.80 kg·hm-2,‘徽油48’较‘皖油13’增产32.12%。与常规栽培措施相比,每公顷喷施750 g“富万钾”可显著提高菜薹总产量,其中‘徽油48’与‘皖油13’分别提高了14.92%和23.92%。同时,叶面喷施“富万钾”可显著提高菜薹的品质,其中‘徽油48’主薹和侧薹的SPAD值、茎叶比、茎的糖度、胡萝卜素含量以及侧薹叶的糖度,分别显著提高9.88%和15.66%、34.03%和69.54%、21.21%和10.70%、27.20%和19.04%、22.88%,纤维素含量降低9.04%;‘皖油13’主薹和侧薹的茎叶比、茎的糖度...  相似文献   
78.
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阐述了我国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相互结合的途径与方式。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给农业推广提出了发展的机会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指出农业推广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加入WTO对安徽油菜籽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我国加入WTO后安徽油菜产业受到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我省油菜产业在加入WTO后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0.
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加入WTO的需要,种业的深化改革,政企分离的要求,种子管理者在管理观念、职能、人员、经费、设备等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下,种子市场又异常活跃,使种子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一些伤农害农的种子案件时有发生,既增加种子管理的难度,又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建立我国种子市场质量监控体系,增强农业执法职能,强化种子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证种子质量,维护种子选育、生产经营者和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