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洋生物有机肥对连粳7号水稻清洁生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生物有机肥对秧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受稻飞虱危害较重,秧苗整体素质下降。正常施氮水平条件下对产量提高不明显;施氮量减半条件下产量与正常施肥条件下产量相比显著增产;不施氮肥条件下可达9.00 t/hm2左右。证明海洋生物有机肥在不施氮肥和减半施氮肥的情况下有增产和稳产的作用。特别注意的是海洋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不宜过高,用量过高易造成减产。建议基肥土壤处理用量以3 250~7 500 mL/hm2为宜;孕穗期叶面喷肥对穗数、粒数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影响产量,孕穗期喷肥量以750 mL/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通过对一株野生多孔菌子实体进行分离纯化,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ITS鉴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硬毛栓菌相似性为100%。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温度、碳源、氮源以及pH对野生多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从中选出最优的3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多孔菌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浸粉、pH 7. 0、培养温度为35℃。本研究为野生多孔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马腾  周振玲  刘骏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2):329-332
目前,农业科研经费还存在着多头管理、经费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脱节、经费使用不规范、管理手段滞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笔者认为,大数据嵌入是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特点,嵌入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创新农业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和产能迅速扩大,中国食用菌生产竞争愈发激烈。连云港市食用菌生产以工厂化生产为主,通过对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对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为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实施科技兴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杏鲍菇菌株进行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的优良菌株作为育种的试验材料,为杏鲍菇育种手段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体细胞不亲和性、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对27株杏鲍菇菌株进行种质资源评价。【结果】参试的杏鲍菇菌种遗传变异丰富,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85~0.91,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7时,27株杏鲍菇菌株分为4类。结合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分析,得出LX18和LX21两种亲缘关系较远且优势互补的种质资源可作为开发早熟高产优质的新菌株的亲本。【结论】由此可得,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对杏鲍菇菌株从DNA水平进行分类鉴定以及种质资源分析,可加快推进杏鲍菇杂交育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6.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是农村科技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文章中详细说明了科技服务超市以有实体店面、有专业团队、有稳定网络、有工作基地、有卓越成果、有自助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的建设现状,归纳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在人才资源利用、服务手段优化、网络体系完善、服务机制更系统等方面的创新点,分析了目前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在建设的速度、层级之间的联系、市场化运作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进步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连粳7号的选育过程、选育方法及特征特性,介绍了其近年来区试及高产示范情况,并总结出连粳7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8.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群体的生长发育特性,以该区域推广面积较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连麦6号’、‘济麦22’和‘烟农19’为材料,在试验总结出包括基本苗调控和氮肥运筹等一套适宜黄淮地区稻茬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稻茬小麦高产和超高产群体,对其系列生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小麦群体(产量为7 380~7 889 kg·hm-2)相比,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群体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超高产小麦抽穗前茎蘖数较高产群体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群体小麦的叶面积指数,生育前期较高产群体低,抽穗后则显著高于高产群体,两者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无明显差异;超高产小麦抽穗期、乳熟期与蜡熟期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均显著高于高产群体;超高产小麦粒叶比、茎鞘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高产群体。因此,本文提出了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群体的产量结构与群体指标:单位面积穗数(700±20)×104·hm-2,每穗实粒数32,千粒重42 g,茎蘖成穗率45%;抽穗期叶面积指数6.5~7.0;成熟期总干重20 700 kg·hm-2,粒叶比14 mg·cm-2;抽穗期根冠比0.28,根系伤流量7.1 g·m-2·h-1;收获指数0.45。  相似文献   
29.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组合为中1319//连96-1/中粳8415,具有食味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轻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省沿淮、淮北等稻区手栽种植及苏中地区机械栽插.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连云港农科院籼稻资源和外引杂交稻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分析,结果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基因具有显性抗性基因效应。高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种质占3.53%(发病率低于5%)。杂交稻中引杂4和引杂26表现出高度抗黑条矮缩病。这些抗性资源将有利于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育种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