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2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高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好黄石市的布病净化工作,促进布病净化区域建设,2017—2020年黄石市畜牧兽医局按照"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的技术路线持续开展了布病监测净化工作.监测结果显示,结合黄石市人疾控的数据和黄石市动物疫控的布病净化成效,在黄石市的羊场及牧区、农村和城镇居民中的布病阳性率都在逐年下降,种羊场已连续2年未监测到阳性个体,基本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黄石市羊场散养户居多且养殖户法律意识、生物安全意识依然淡薄,存在一定的风险.调查结果证明了黄石市布病净化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要想达到区域布病净化,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稻季氨(NH3)挥发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田稻季NH3挥发损失主要集中于施肥后1周,峰值发生在第1~3 d。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NH3挥发损失量的效应显著。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稻季NH3挥发净损失率较一次性施用处理显著降低24.6%。不同施肥模式下,硝化抑制剂CP处理显著提高田面水NH+4-N峰值和NH3挥发速率峰值,增加稻田NH3挥发损失量;脲酶抑制剂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明显延缓尿素水解,降低NH3挥发速率峰值,减少稻田NH3挥发损失量。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稻田NH3挥发动态变化与NBPT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稻田NH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NH+4-N浓度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气温、土温和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总之,生化抑制剂组合与适宜的运筹相结合更能有效减少黄泥田稻季NH3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利用SPSS 19.0软件对枸杞(Lycium L.)果实的VC、棕桐酸、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10个品质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枸杞品质81.85%的原始数据信息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份枸杞种质资源可划分为4大类,各类别品质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枸杞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可为枸杞亲本利用和品质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戴国礼  曹有龙  雷志荣  焦恩宁  秦垦  周旋 《园艺学报》2015,42(Z2):2975-2976
‘宁农杞9号’是由内蒙古‘宁夏枸杞’生产园中发现的特异性单株经无性扩繁选育成的新品种。具有生长旺盛、自交不亲和、耐热、果粒大、等级率高等特点。平均单果质量1.06 g,纵横径比2.5,果肉厚1.8 mm,平均含籽数32个,鲜干比4.3 ~ 4.7;干果总糖452.8 mg · g-1,枸杞多糖21.4 mg · g-1,甜菜碱8.3 mg · g-1,类胡萝卜素2.245 mg · g-1。适宜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宁夏枸杞适生区栽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氮肥用量、施用时期、有机无机肥结合等氮肥管理方式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水稻生产中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早稻施氮比不施氮增产41.06%~76.90%。不同的氮肥管理模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高产高效模式、超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民模式相比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6.62%~25.41%,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也促进了氮、磷养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方法对葫芦茶种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φ=98%的浓硫酸处理10 min可使葫芦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0%和81%.该处理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种子萌芽快,建议在生产上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地力和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高中低3种地力水平的稻田中设计了3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了不同地力水平和养分管理模式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施氮与不施氮的产量差异显著;且最佳养分管理模式较农民习惯养分管理模式更能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和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在不同地力的田块上最佳养分模式也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用皂化与重结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得到枸杞叶黄素,并就保护剂、光照、温度、氧气对枸杞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做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剂、温度、光照、氧气对叶黄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枸杞叶黄素在添加维生素C、避光、-20℃、真空密封的条件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冬季广泛种植的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了秸秆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的空白对照相比,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3种技术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酸碱环境,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提升耕地肥力水平,促进红菜薹的生长,3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7.48%、10.35%和6.19%。综合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方面分析,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结构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处理效果最佳,优于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20.
探讨新疆枸杞水浸液及其与三七浸提成分复方后的抗衰老作用.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建立衰老实验动物模型,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对照组和给药后小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并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小鼠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进行了实验动物抗疲劳实验检测并观察了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新疆枸杞单味及其与三七复方给药后小鼠血清SOD,MDA及抗疲劳等指标均与衰老模型组不同(P<0.05或P<0.01).给药组与衰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形态大小、基底膜厚度、内皮细胞窗口分布均有显著差异,新疆枸杞与三七复方后抗衰老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