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中国油气田多源单汇液态轻烃管网系统主要采用间歇混合输送模式运行,将不同种类的液态轻烃从多个产烃站场混合输送至下游储备库,现场运行计划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制定,存在启停泵频繁、运行能耗较高、管网水力波动较大等问题。鉴于所建模型大多求解过程较复杂、计算结果经济性不高、启停泵次数较多,基于离散时间、定时步表达法,考虑各约束条件,以各产烃站场外输泵运行费用与外输切换操作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处理非线性约束,并采用大规模数学规划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以中国某实际运行的多源单汇液态轻烃管网系统作为算例进行计算,求解耗时245.7 s,求解结果提高了管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符合现场操作工艺。(图7,表4,参28)  相似文献   
22.
了解蔬菜连作与土传病虫害的关系有助于发展绿色农业。基于根系淀积物在植物-土壤之间功能反馈中的重要地位,选择野外定位试验中番茄第2、第6和第8茬的不同连作年限处理,研究根结线虫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特别是根系淀积物组成的关系。结果显示:与第2茬相比,连作茬数增加导致土壤pH显著降低(P< 0.05),而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同时,根系淀积物的组分类别及其相对含量也有显著变化,其主要组分中有机酸类物质的数量和相对含量随连作茬数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化学性质、根系淀积物和根结指数三者的网络结构分析表明,根结指数与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伴随连作年限而增强。在第8茬中,根结指数与月桂酸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NO3--N含量以及颠茄碱、麦角甾醇的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害加重与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根系淀积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制肌注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用以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方法]以特异性血浆为原料,采用低温乙醇法结合离子交换层析制备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对其层析条件进行优化,制定了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质量标准,并对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血浆内EV71型中和抗体效价大于1∶60的血浆份数占30%以上,制品各项检测指标符合制定的质量标准。[结论]可直接从自然感染的手足口病的供血浆员中筛选出抗EV71型高效价血浆,制备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24.
2004年开展了永嘉县森林资源第一次源连续清查,基本摸清了全县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资源变化规律,为永嘉县编制“十一五”森林采伐限额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进一步加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江苏射阳地区红皮小麦品种不同播期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射阳县新洋农场进行16个红皮小麦品种不同播期的筛选试验,对参试品种早晚2个播期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早播组全生育期变幅在221~225 d,晚播组全生育期变幅在213~217 d,扬麦23全生育期均最短,华麦6号全生育期最长。早播组产量变幅为591.67~739.67 kg/667 m2,华麦6号最高,扬麦15最低;晚播组产量变幅为637.00~707.67 kg/667 m2,扬麦23最高,扬麦27最低。未防治条件下,锈病早播组发病明显重于晚播组,早播情况下华麦7号、扬江麦580-1、宁麦13(CK)锈病发生极重,华麦6号锈病早、晚播发生均轻,锈病抗性突出。总之,早播组平均产量水平低于晚播组,产量变幅明显高于晚播组,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扬麦23、华麦1430表现最为突出,在早播组、晚播组产量均居于最前列,赤霉病、锈病均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26.
[目的]优化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的层析工艺条件,为制备治疗手足口病(Ev71型)的人免疫球蛋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样品pH值、蛋白质浓度和电导率对层析后流穿液中免疫球蛋白纯度的影响。[结果]影响层析流穿液中免疫球蛋白纯度的主要因素为电导率,其次是蛋白质浓度,pH值对层析流穿液中免疫球蛋白蛋白纯度影响最小。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的最佳层析工艺参数为:pH5.28、蛋白质浓度41.62g/L、电导率为0.24m/s。[结论]层析优化后的流穿液中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纯度可达到99.60%,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手足口病(EV71型)人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考察制备过程中工艺优化对人凝血因子Ⅷ制备的影响。[方法]以人冰冻血浆经过融解,0~4℃离心,收集的冷沉淀为原始材料,通过调整不同倍数的溶解液、选择不同的抗凝剂、调节不同的酸沉pH,观察蛋白液的稳定性,检测蛋白液中蛋白质含量及凝血因子Ⅷ的活性。结果:加入冷沉淀重量5倍的溶解液,用4 IU/ml肝素钠抗凝,调节酸沉的pH在6.2~6.4范围内,蛋白液的稳定性最佳,人凝血因子Ⅷ的活性最高。[结论]通过优化人凝血因子Ⅷ提取过程的参数,可以显著提高人凝血因子Ⅷ的稳定性,降低杂蛋白浓度,保护Ⅷ因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28.
中转油库作为成品油管网系统的重要节点,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批次调度计划。为保证油库与管道协调运行,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制定油库的调度计划。针对中转油库调度优化问题,基于研究时间内收发油计划、油库信息等数据,考虑油罐下载、外输、倒罐、检修等操作,以油罐切换费用和收发油蒸发损耗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并以某真实油库为例,求解得到该油库各油罐的详细调度计划。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性较高、实用性较好,可以为中转油库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图3,表4,参20)  相似文献   
29.
蚓堆肥热干扰后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热干扰对蚓堆肥肥效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其规模化加工和应用,促进有机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通过模拟不同热干扰梯度(30、40、50、60和70℃)研究蚓堆肥自身性质的变化,将新鲜的蚓堆肥置于烘箱中加热20 h,并于温室中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经过热干扰后的蚓堆肥对土壤性质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干扰温度的升高,蚓堆肥的pH、可溶性有机碳及铵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最高温干扰处理下达到最高,但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其中参与碳氮循环的酶活性逐渐降低。经不同热干扰处理后的蚓堆肥施入土壤后,相比30℃的对照,蚓堆肥经热干扰后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提高了2倍左右,根系生物量增加了56%~115%;伴随蚓堆肥热干扰温度的增加,植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逐渐提高,蚓堆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供应量(土壤速效养分与植物有效养分吸收量之和)先升高后下降并在50℃干扰处理后达到最高;土壤pH及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70℃干扰后降至最低,而土壤中参与碳氮循环的酶活性变化趋势不一致,但与对照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之,热干扰导致蚓堆肥生物活性下降及养分有效性增加,相应地,热干扰后的蚓堆肥施入土壤后能明显促进作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有利于蚓堆肥发挥其肥效。因此,蚓堆肥加热处理有利于其发挥短期培肥和植物促生功效,而其长期效果有待今后在更大时空尺度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