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稳定剂对花生蛋白饮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花生蛋白饮料的稳定剂研究试验,筛选出最佳的稳定剂用量和组合,最优方案为0.03%黄原胶、0.05%卡拉胶、0.10%蔗糖脂肪酸酯、0.10%分子蒸馏单甘酯.  相似文献   
62.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11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油114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用荚果大、抗性好的粤油367作母本、高产综合性状好的粤油116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杂交第一代选取优良的单株,再与粤油367进行回交,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花生新品种.2001年全省种植3 000 hm2,2002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3.
应用近红外非破坏性测定技术,以单粒花生种子含油量为检测对象,在花生分离世代对变异个体的含油量性状进行定向选择。结果表明,在分离世代中花生个体间含油量的变异程度大于纯合群体,F2的变异程度更高;在花生分离世代中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较高,不同亲本组合间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经3个世代的定向选择,单株平均含油量得到明显提高,单株中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也因为进行定向选择而得到提高。可见,利用花生单粒种子含油量非破坏性测定技术在分离世代对变异个体含油量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4.
花生新品种粤油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油5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粤油116×PI381622)F1×粤油116〕F1×粤油116作母本、桂油28×ICG8641作父本,于1987年春植有性杂交,1988~1989年4次单株选择,1996~1997年参加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6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8个花生品种(粤油7、粤油13、粤油79、粤油114、J-11、汕油523、崖县小粒和梅县红衣)的农艺性状及籽仁中氮素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变化,对花生的高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生产量与经济性状中的饱果数、籽仁产量显著相关,与农艺性状中的主茎高、分枝长呈显著的正相关,籽仁产量与籽仁中氮素代谢相关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相关;根瘤菌的数量和干重与花生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产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6.
节水耐旱花生品种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干旱胁迫试验和蒸腾量的测定对花生品种的节水耐旱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花生品种节水耐旱的机制表现为: ①花生的根系发达,主根长;②蒸腾量少;③耐干旱胁迫型的花生品种抵御干旱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7.
以高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粤油9号为油料,采用黄曲霉综合控制生产技术能有效控制花生收获前后黄曲霉的污染;在花生油生产过程中采用紫外光降解黄曲霉毒素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应用无黄曲霉花生油技术生产花生油,实现花生油的产业化,花生油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8.
花生新品种粤油45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油45是以粤油7号、粤油14和台南12等优良品种资源为亲本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经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抗病性鉴定,该品种高抗锈病、叶斑病和青枯病,适宜华南花生产区水田及旱地轮作种植,栽培上注意适期早播、施足基肥、及时除虫和保障水分等。该品种2010年3月通过国家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9.
花生栽培种EST-SSRs分布特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自行开发的20 160条花生栽培种荚果EST, 通过序列拼接, 获得8 289条无冗余EST。经搜索, 共检测出740个SSR位点, 分布于651条EST中, 发生频率为7.8%, 平均每6.8 kb EST序列含一个SSR位点。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具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EST分别为73、111和56条。在花生荚果EST-SSR中, 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出现频率最高, 占总SSR的62.8%, 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 占总SSR的33.6%。在出现的26类重复基序中, AG/TC重复基序出现频率最高, AAG/TTC次之。利用Primer premier 5从651条含有SSR的EST中共设计引物233对, 从中随机选取100对引物检测EST-SSR在花生栽培种中的多态性及在野生种中的可转移性。结果表明, 有86对引物在供试的22个花生栽培品种中得到有效扩增, 其中10对在栽培种中具有多态性, 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2~3个, 平均2.2个。可扩增引物在野生种中的可转移率为12.5%~100%,平均96%。在野生种间检测出多态性的引物76对,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2~9个, 平均4.06个。  相似文献   
70.
花生黄曲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概述了花生黄曲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包括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安全贮藏等技术措施,从而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