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21年6月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自然感玉米鞘腐病的玉米植株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观察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致病菌株(QF-1RC)形态学结构与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一致。基于rDNA-ITS和微管蛋白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拟轮枝镰孢菌MN652651和FR997663的相似度达99%,结合形态学和与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将其定为拟轮枝镰孢菌。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弱酸弱碱环境下均有利于菌丝生长,全光照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快,不同C、N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一定的影响,D-纤维二糖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相对受限,在海藻糖和D-半乳糖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较多,硫酸铵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相对受限,乙酸铵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最多,硝酸钠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较少。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2010年上海空港检疫部门截获的不同来源地旅客携带的禁止入境物的类别和截获量、旅客携带物中检出有害生物的情况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主要压力来源和风险,为确定重点查验人群提供参考;并对如何提高检疫工作有效性、降低旅客携带禁止进境物数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
鸢尾黄斑病毒几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带有鸢尾黄斑病毒的烟草叶片为材料,研究建立了IYSV的普通RT PCR、免疫捕获RT PCR和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 PCR方法,并比较了几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DAS ELISA检测灵敏度较低,为1 mg带毒叶片。而各种PCR方法的灵敏度均高于DAS ELISA 100倍以上,其中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 PCR检测灵敏度最高,可从0.4 μg的带毒叶片中检出IYSV,而RT PCR的灵敏度为40 μg带毒叶片,IC RT PCR的检测灵敏度是RT PCR的4倍。鉴于DAS ELISA灵敏度较低,建议在用ELISA初筛时,如样品OD405值与阴性对照OD405值之比在2.0左右时需要再用分子方法加以确证,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84.
成本会计是反倾销应诉的关键,其主要作用在于证明企业有关正常价值的核算合理可信,并为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提供有力证据。而成本支出的计量不足、成本核算范围与计量基础的国际差异、成本会计核算失范及新会计准则执行不力等因素影响着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诉成效。为此,必须构建基于反倾销导向的成本会计支持体系,以满足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5.
86.
甘蔗蔗茎梢部单芽段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生产中,常规生产所需种苗均是采用蔗茎作种进行无性繁殖提供的.在甘蔗成熟收获时,蔗农常把蔗茎梢部视为无用丢放蔗地或弃之路旁或带回家中作喂牛养马的青饲料,这不仅不利于环境卫生,而且使蔗茎梢部的潜在价值未能有效利用,导致资源流失.因为每株蔗茎梢部被人们轻视部分长度约30~40cm,含有蔗芽5~8个,多数芽被叶鞘层层包裹而未与空气直接接触,故蔗芽幼嫩而生长活性高,且未被污染带病菌少,是作种育苗的较好材料(种茎).笔者曾经测算:单产达6t/667m2以上的甘蔗产品梢部蔗茎种芽经规范化技术妥善处理完全可育苗移栽同等面积的蔗田(地),从而比常规蔗茎作种(用种量为lt/667m2)进行新植节省种苗,利用蔗茎梢部作种剥切成单芽段育苗不仅使蔗茎资源优势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为新植蔗节约了种苗成本,而且又能使蔗茎主茎(除梢部外)完全作当季产品出售增加当季收入,是甘蔗生产中摆在蔗农眼前立竿见影的节本增效捷径和有力措施,为此就甘蔗蔗茎梢部单芽段育苗移栽技术介绍如下,服务于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87.
科技与开发的创新是实现成果产业化的基础。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1985年成立科技开发中心以来经过16年的发展,逐步完成了生产由作坊式向规模和产业化的过渡,设施由常规向GMP标准的过渡,制度由落后向先进的过渡,管理由强制向自觉的过渡,产品由单一向系列化的过渡。市场观念从无到有,围绕市场这一主线,从科研立项、中试开发、到实验室实验、田间实验、区域实验、中间试制,每一步都与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目前,我所已形成了由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禽疫病诊断中心和疫病免疫研究室为科研龙头,以产业…  相似文献   
88.
3种转基因成分检测蛋白芯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一种可同时检测3种转基因成分BTCry1Ac蛋白、植酸酶蛋白、BTCry1Ah蛋白的蛋白芯片。本文将3种转基因成分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点于化学修饰的基片上,对芯片的表面修饰材料、点样缓冲液成分、封闭液种类、标记二抗使用浓度、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对芯片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制芯片的表面为环氧修饰,使用含0.1%BSA和30%甘油的点样缓冲液和含1%BSA的封闭液,每次反应时间为30min时,有最佳反应结果;其检测灵敏度为:BTCry1Ac蛋白35ng/mL、植酸酶蛋白20ng/mL、BTCry1Ah蛋白30ng/mL,信号稳定;本研究建立的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法可同时检测3种转基因蛋白,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
以营销创新为主线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于1948年,是专门从事动物传染病防制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该所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在科研方面主动承担国家、省、部、院的重点课题,取得各类成果239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通过科研、开发系统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兽医免疫技术研究室、国家畜禽疫病诊断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省级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站(已通过国家级站的验收)为支撑的科研配套体系,使科技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科技开发研究室、市级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准备申报国家级中心)为支撑的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配套体系,形成了科研主体和科技开发实体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0.
周琦  赵峰  汤鹏  祝遵凌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0):2797-2804
【目的】探究睡莲属珍贵水生植物香水莲花开花至衰老进程中花瓣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为香水莲花的花期调控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花、粉花、黄花和白花4种不同花色香水莲花为试验对象,测定其开花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淀粉(St)和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脂肪酶(Lip)和脂肪氧合酶(LOX)的活力,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花色香水莲花花期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4个不同花色香水莲花花瓣内SS和SP含量均先增后减,在盛花期达峰值,至末花期迅速下降,而St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ro含量自初花期不断减少。不同酶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OD、SOD、CAT和PPO酶活性随花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POD和PPO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盛花期;紫花型和粉花型香水莲花的SOD和CAT活性的峰值出现在初花期,而黄花型和白花型香水莲花的峰值则出现在盛花期。花瓣中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不断上升;Lip活性总体上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LOX活性则随花期不断下降,在末花期活性最低。香水莲花开花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营养物质、保护酶及抗逆物质起正向调节作用,而MDA和细胞膜透性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结论】香水莲花开花与衰老受多因素共同影响,花期花瓣中营养物质、保护酶及抗逆物质的协同作用,可延缓衰老,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则促使花瓣衰老、凋亡。黄花型香水莲花花期较长,观赏价值更高,值得在生产及景观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