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为研制有抑菌促生作用的西瓜专用育苗基质,本试验在基础育苗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4∶3∶1)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钾肥、钙肥、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以基础基质为对照(CK),明确不同添加物质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的基质添加物和添加量。结果表明,在基础基质中分别添加375μL/L钾肥、1.1 mL/L钙肥、0.56 g/L枯草芽孢杆菌、1.6 g/L哈茨木霉菌对西瓜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6 g/L哈茨木霉菌效果最佳,可改善基质理化性质,其西瓜幼苗的叶面积、干质量、壮苗指数、叶绿素a+b、根系活力等均显著高于CK,其中叶绿素a+b、根系活力较CK分别增加74.74%和186.30%。综合分析认为,在基础基质中添加1.6 g/L哈茨木霉菌西瓜幼苗生长最好,可用于抑菌促生作用的西瓜专用育苗基质的生产。  相似文献   
22.
[目的]NAC(NAM,ATAF1,ATAF2和CUC2)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通过与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域内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调控下游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转录调控功能.本研究从玉米自交系B73中分离得到一个玉米NAC转录因子家族基因ZmNAC1,并对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氨基酸组成和系统进化分析,为进一步研究ZmNAC1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运用RT-PCR技术克隆基因全长cDNA,应用多种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特征:氨基酸组成、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结果]结果表明ZmNAC1基因全长962 bp,共编码302个氨基酸;Zm-NAC1蛋白的N-末端具有NAC家族典型的NAM结构域;玉米ZmNAC1与高粱SbSNAC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80.1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ZmNAC1可能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花生属植物10个栽培种和10个野生种的酯酶同工酶谱带进行测定分析。根据酶谱的差异,栽培种花生与花生区组野生种的平均相似值为12.93%,与其他区组相比其相似值高。表明两者间亲缘关系较近,从生化测定证实了花生区组的野生种是栽培种的近缘祖先的推断。另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栽培种与花生区组的各个野生种的亲缘关系也存在差异,其中以珍珠豆型品种与A.durenesis的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4.
根据搜集的国内外有关花生植物学及考古方面的文献资料,认为我国的龙生型花生相当于国际上的秘鲁型花生(即茸毛变种),它是最古老的栽培花生类型,也是我国最早引入的栽培花生。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花器结构、花粉生活力和酯酶同工酶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花生区组某些野生花生部分自交不育的机理。初步结果认为,雄蕊结构异常、花粉萌发率低以及生育后期营养组织的酯酶同工酶酶活性低,即种质的进化程度、遗传生理差异是构成野生种质开花多、结实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花生野生种Arachiscardenasii与栽培品种以常规方法杂交,其杂交成功率和杂种生活力均较低。利用胚营救技术将杂交获得的未成熟胚珠和胚进行离体培养,可诱导幼胚分化发育或使胚成熟萌发。离体培养杂种小苗的带腋芽茎段,用MS+BA4ms/L+CH600mg/L培养基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和芽原基。通过继代增殖培养,平均每个愈伤组织获得22.6和24.6个芽原基以及6.1和7.2个无根小苗。经诱根培养(MS+NAA0.2mg/L),再生苗即生长成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7.
通过鉴定分析,在中国龙花生中评价出了一批抗叶部病害、抗青枯病,抗根结线虫和种子油分中O/L值较高的优良种质。亲缘关系研究表明,龙花生与花生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比其它类型花生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28.
绞股蓝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绞股蓝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2种绞股蓝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对提取物中总黄酮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提取方案为无水乙醇于90℃回流提取2 h。据初步鉴定,绞股蓝提取物中含有黄酮以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无论是Ⅰ型绞股蓝还是Ⅱ型绞股蓝,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溶剂提取物,且Ⅰ型绞股蓝中无水乙醇提取物清除能力较强,在浓度为0.6 mg/ml时反应30 min,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1.20%。无水乙醇、浓度75%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野生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性稍高于人工栽培的绞股蓝,但2种绞股蓝抗氧化效果差异并不大,说明南通地区的土壤等环境适合绞股蓝的生长。  相似文献   
29.
根结线虫是番茄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选育抗根结线虫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是目前转育到栽培番茄中的抗根结线虫基因Mi-1在土温高于28℃时就丧失了抗性。本试验利用热稳定抗根结线虫野生番茄材料LA2157,根据Mi-1基因的序列信息,对其中热稳定抗根结线虫Mi-9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在LA2157中共获得2个候选基因片段;通过In-Fusion克隆技术,将候选基因与过表达载体p BI121进行连接,经电泳检测和测序分析,最终构建Mi-9候选基因的过表达重组载体。  相似文献   
30.
AgNO_3对花生离体培养芽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花生未成熟幼叶、子叶节、上胚轴和下胚轴等作外植体,以离体培养添加AgNO3 的分化培养基诱导产生不定芽。结果表明,使用AgNO3 4~8m g/L对细胞再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形态发生反应比率,特别是上胚轴对AgNO3 作用反应极为明显,产芽率达到100% 。但AgNO3 对花生芽再生的促进作用具有器官特异性,不同外植体源对AgNO3 反应存在较大差异。黑暗培养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