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构建了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DNA疫苗载体pVAX1-COX-2, 并考察在COS-7细胞中表达. 用RT-PCR法从肺癌A549细胞中获得环氧合酶-2基因片段, 此片段插入pVAX1载体构建pVAX1-COX-2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OS-7细胞, 以pVAX1为对照, 收集稳定转染细胞, 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考察COX-2表达. 实验结果表明: RT-PCR法从A549细胞mRNA中扩增1.8 kb的COX-2基因片段, 酶切与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OX-2与预期相符, 质脂体法成功地将质粒DNA转染到COS-7细胞中. 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COX-2已表达. 因此, 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OX-2正确, 且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92.
东北粳稻发展趋势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稻米市场对粳米的需求持续增长。东北稻区的粳稻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粳米市场的稳定和我国人民的口粮安全,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合理、适度地发展东北粳稻生产,增加优质粳稻总产量,对于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东北粳稻发展历史、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黑龙江省尚志市某林区革蜱携带微生物种类的特点,试验采集游离蜱,随机取雌雄革蜱各96只,提取蜱足和其他部位的DNA样品分成雌蜱、雄蜱和蜱足3组,分别扩增16S r DNA基因V3~V4区,应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深度测序,并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蜱足组代表外环境微生物群,在去除蜱足组所携带微生物的有效序列后,对雌蜱和雄蜱两组革蜱体内的微生物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雌蜱和雄蜱两组样品共获得60 954条有效序列,平均序列长度为423 bp,包括65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共192个科,309个属;其中检测到25类致病微生物,分别包括布鲁氏菌科、巴斯德氏菌科和分支杆菌属等常见人兽共患病菌,以及考克斯氏体属、立克次氏体属、无形体属、疏螺旋体属和埃立克体属5类蜱传病原;分析发现雌蜱和雄蜱携带的病原种类和丰度均不同,其中雌蜱中蜱传病原的种类多于雄蜱。说明采自尚志市某林区森林革蜱体内的微生物群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雌蜱和雄蜱微生物群的多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辽宁省常规粳稻新品系品质性状相互关系,对辽宁省近期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研究辽宁省优质粳稻新品系的粒型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粒宽与各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而粒长与各品质性状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粒宽增大有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改良营养食味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所增加。因此,通过本试验认为提高粒宽的同时降低垩白是提高辽宁粳稻品质的重要方式之一。水稻的品质性状不仅与遗传背景有关,且与栽培措施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所得结果有待多环境条件下验证。  相似文献   
95.
96.
中国北方杂草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草稻heb07-2、wr04-6及巴西陆稻IAPAR9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幼苗,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杂草稻及巴西陆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杂草稻heb07-2幼苗的叶片与根系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杂草稻heb07-2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它材料。杂草稻heb07-2细胞膜系统保持完整,膜质过氧化程度小于其它材料,表明干旱胁迫对杂草稻heb07-2伤害较小,具有较强苗期抗旱性。  相似文献   
97.
施肥对烤烟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配施3种施肥处理,研究了施肥对烤烟产量、质量及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无机配施的处理中,烟叶产量最高,中上等烟比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分别提高了24.6%和13.2%,土壤有效养分的变化与烤烟生理需要相协调。此外,施肥显著增强土壤脲酶活性;有机无机配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无机配施最高,单施化肥次之,不施肥最低。在不施肥的处理中,土壤酶活性在烤烟主要生育期无显著差异;但在施肥处理中,土壤酶活性随烤烟生育期的延长而提高,说明肥料养分(或有机质)与土温升高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土壤酶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
基于效用函数的木材物流网络中的运输木材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萌  陈来荣  唐亮 《森林工程》2014,30(5):181-183
在木材物流网络中,降低木材物流成本,提高木材物流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木材量的控制对于木材物流网络中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木材运输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木材物流网络中的运输木材量控制方案来解决木材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过高问题。此方案基于效用函数理论,来最小化木材物流网络中的运输成本。文章中围绕运输木材量控制模型展开讨论,构建基于效用函数的运输木材量控制模型,并研究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化仿真进行模型及结果验证。仿真表明通过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得到木材物流网络中的最优化的运输木材量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木材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99.
广西虽然是我国蚕桑生产的第一大省,但在传统蚕桑产业中仍然以家庭散养模式为主.要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可以从改变生产模式入手.文章通过分析蚕桑生产组织模式及广西蚕桑产业特点,提出了适合广西蚕桑发展的生产组织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100.
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丰产的基础上还要求有较好的口感。支链淀粉是稻米淀粉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对食味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测定方法,籼粳稻支链淀粉结构的差异、遗传机制,支链淀粉超长链部分的合成调控以及支链淀粉的结构与理化特性和食味品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有必要改进、完善和规范现有的支链淀粉结构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籼粳稻杂交后代支链淀粉结构的差异,明确支链淀粉结构与亚种分化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对支链淀粉结构与稻米食味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水稻生产及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