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穗花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高产条件下 ,研究了春季小麦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施氮对小麦穗花发育、光合作用速率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拔节期、孕穗期施氮可延长穗花发育的时间 ,以利穗花的平衡发育 ,减少穗花退化 ,增加穗粒数 ,发育中后期施氮还可提高小麦生育后期的光合速率 ,延长灌浆高峰期的时间 ,显著提高粒重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2.
夏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54-4454,4472
研究了20 cm土壤埋入不同秸秆层隔治盐碱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秸秆层隔0~20 cm土层中的盐分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层隔数量增加而减少。以层隔2.0 kg/m2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0~20 cm土层盐分含量降低0.12%,土壤有机质增加0.8 g/kg,大豆增产29.67%。说明秸秆层隔可以阻断下层土壤盐分随毛管水的上升,降低上层土壤盐分含量,而且兼备秸秆还田功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3.
在杂草受到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产量潜力大的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高;在杂草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产量潜力大的小麦品种蒙受产量损失较多;在冬小麦受到杂草严重侵染时,产量潜力大的品种不具有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34.
利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六个小麦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2017-2018年度区试6个小麦新品系(禾麦32、光泰336、粮源11、金颗麦3号、赛德麦11、周麦18)的高产稳产性,试验在兰考、遂平、荥阳、郸城、洛阳、内黄、温县、汝州、许昌、辉县、临颍11个区域进行。将高稳系数法分析结果与方差分析、SSR测验、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常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品种的结果,与应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来评价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结果基本一致。高稳系数法(HSC)是一种分析小麦新品系高产稳产性更准确、便捷的方法,HSC值越小,表明该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越好,HSC值越大,表明该品系高产稳产性越差。禾麦32和光泰336的HSC值位次分别为第1和第2,产量位次分别为第3和第1,因此具有较好的高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适宜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小麦新品种"瑞星一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夏国军  李金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08-17909
瑞星一号是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从品种选育、生育期、株型、穗粒特征、产量三要素、产量表现、抗性及品质等方面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从整地、施肥、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6.
厚德麦981 是以周麦16 为母本、才智97(5)-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29。厚德麦981 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气候正常年份产量在8400~8800kg/hm2 之间。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7.
为给小麦抗倒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选用河南省有代表性的6个小麦品种(矮抗58、周麦22、豫农202、郑麦004、偃展4110和豫农416),研究了其茎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矮抗58、周麦22和豫农202未发生倒伏,其余品种在生育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倒伏。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和小维管束数目与抗倒伏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第2节间粗度和壁厚与抗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矮抗58抗倒性较强的原因是株高和重心高度低,豫农202的第1和第4节间长度以及基部节间(第1和第2)长度占总茎长的比例均最小,而周麦22基部节间粗度和壁厚最大,这3个抗倒品种间机械组织层数和厚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砂土麦田追施硫肥对冬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砂质土壤条件下,研究了追施硫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硫肥显著提高小麦子粒产量,千粒重随着追施硫肥用量的增多而提高,不同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追施硫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子粒容重和子粒硬度,改善了小麦的磨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尤其对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指标影响较大,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较不同硫肥追施量对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以及投入成本来看,以拔节期每公顷追施30kg纯S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杂草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负效应组分,长期困扰农业生产活动。作物干扰,即作物对邻近杂草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是基本的非化学除草方法之一。作物干扰可通过育种和栽培途径来增强,作物干扰能力的增强将伴随着一定的产量代价,但在某些条件下干扰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有一定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40.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针对多穗型品种在高产奈件下分蘖成稳率高、穗粗重较低的特点,采取在拔节期追氮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达到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效果;大穗型品种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以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致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