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针对多穗型品种在高产奈件下分蘖成稳率高、穗粗重较低的特点,采取在拔节期追氮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达到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效果;大穗型品种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以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致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研究了剪叶对冬小麦叶片和穗的光台速率及对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剪叶后穗的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未剪叶片的光合速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二者综合导致小麦不孕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43.
小麦大粒品种源库特点及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粒小麦兰考86(79)、中粒小麦豫麦41号为材料,在河南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大粒品种源库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大粒品种灌浆期叶片叶绿素、总糖、全氮含量高,光合强度大,茎鞘中总糖、全氮含量高,但下降快,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后期氮素相对缺乏;粒重增长快,子粒中蛋白质含量高,变化平衡,不受子粒积累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后期灌浆不充分,子粒饱满度差,子粒中GA3/ABA与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旗叶与子粒中GA3/ABA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4.
杂草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负效应组分,长期困扰农业生产活动。作物干扰,即作物对邻近杂草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是基本的非化学除草方法之一。作物干扰可通过育种和栽培途径来增强,作物干扰能力的增强将伴随着一定的产量代价,但在某些条件下干扰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有一定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45.
46.
47.
赛德麦7号是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33,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48.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原料,在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选育和引进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发展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5年从外省引进玉米新杂交种11个,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设置了产量比较试验,对新引进杂交种的产量、适应性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比较鉴定,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新品种,为我省发展玉米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49.
播娘蒿田间发生规律及其与冬小麦竞争临界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播娘蒿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冬小麦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播娘蒿种子在0 ̄20cm土层内均有分布,但主要在0 ̄5cm土层内,其种子在春秋两季都可萌发,早春萌发占80%,在3月初到4月中旬有一个明显的快速生长阶段,与冬小麦的竞争临界期为冬小麦播种后150 ̄170d之间。  相似文献   
50.
豫麦49号新品种的生育特点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高产条件下 豫麦 49 号新 品种群体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幼穗发育、籽粒灌浆 及产量形 成等生育特点的研 究,提出了实现每 公顷 9 000 kg 以上产量 指标,应采取精量匀 播,创建优质 群体;优化投肥结构,实施“氮肥后移”及科学合理灌水等 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