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文章对近年来湖南省水利扶贫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切实落实扶贫责任,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扶贫投入,推进水利建设,加强智力帮扶,水利扶贫工作初见成效。同时也对当前水利扶贫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下阶段水利扶贫攻坚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具有促进牧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生长能力的优良溶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PSB)资源,本研究以祁连山青海云杉林(Picea crassifolia)根际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定性与钼锑抗比色定量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植物盆栽接种试验,...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玉301"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玉301”是以自选系“GS01”为母本、外引系“吉85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022.0kg/hm2,比对照“四单19”增产1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123.2kg/hm2,比“四单19”增产11.8%。该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稳产、高产、抗病、抗旱,品质好,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白城等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许多没有蛋白质编码潜力的转录单位。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种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有着独特的二级结构且不编码蛋白质,lncRNAs可以在核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lncRNAs几乎是每个细胞过程的调节器,其重要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lncRNAs主要与mRNA、DNA、蛋白质和miRNA相互作用,从而以多种方式在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翻译和翻译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lncRNAs介导的调控在动物中已经被大量研究,而植物中的lncRNAs研究才刚刚起步,近期许多新的研究结果表明,lncRNAs在植物逆境胁迫、生长发育及系统进化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述了lncRNAs的来源、分类及lncRNAs在植物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列举了可用于植物lncRNAs分析的主要数据库资源,并就近年来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lncRNAs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今后深入挖掘植物lncRNAs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黑土区37年不同耕作模式定位试验田,采用原位法比较常规旋耕灭茬起垄(CT)、旋耕留高茬行间深松-少耕(RT)、免耕(NT)和深翻(PT)4种耕作模式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测定土壤总碳氮、无机氮,微生物碳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间土壤呼吸呈单峰变化,开花期达最大值,生长季平均呼吸速率依次为RT > NT > CT > PT。4个处理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存在显著指数关系。不同耕作模式0~10 cm土壤温度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38.3%~67.9%,温度敏感性系数Q10范围为2.1~5.3;RT和NT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土壤碳氮含量;RT处理在0~20 cm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均高于CT、NT和PT处理。RT处理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提高,RT和NT处理显著增加上层土壤总碳氮含量,利于土壤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6.
植物MADS盒基因蛋白是一类在生物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家族。本研究在前期大豆花芽转录组测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一个MADS-bo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基本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属于MIKC家族,为亲水性蛋白,稳定性较好;二级结构中同时含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其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均较高;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其定位在细胞核上;聚类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AP3亚家族,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拟南芥AP3蛋白的同源性为41.18%,与大豆中GmNMH7的同源性最高为97%,命名该基因为GmAP3。本研究成功克隆出GmAP3基因,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为下一步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大豆多荚、多粒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构建了大豆花芽cDNA文库,根据要求初步鉴定了所构建文库的质量.【方法】以大豆吉农18突变体的幼嫩花芽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经蛋白酶K的消化及SfiⅠ酶切后,将所得cDNA克隆到λTriplEx质粒载体中,成功构建了大豆花芽全长cDNA文库.【结果和结论】将初始文库经扩增后保存,检测扩增文库滴度为2.13×108pfu/mL,重组率接近95.3%,菌落PCR鉴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0.5~2.0 kb.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在1.0 kb左右.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文库既满足了目的基因的分离筛选,又可保证全长cDNA文库的获得,该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吉农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吉农13号”大豆新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区域预备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8.6%;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3.3%;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10.1%、2003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等地区的中熟区种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四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脯氨酸、硝酸银对农杆菌转化大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是植物遗传转化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如何提高转化率是植物遗传转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已发现有许多物质能够促进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如乙酰丁香酮(AS)等许多酚类化合物都有助于农杆菌T-DNA的转移从而提高转化率,本实验在农杆菌转化大豆的过程中辅加化合物脯氨酸,硝酸银,通过对GUS基因表达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均能明显地提高大豆的转化率,其中2mg/L浓度的脯氨酸及2mg/L的AgNO3具有最佳效果。较适合用于大豆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世纪,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现阶段存在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等的问题。在调查中了解现阶段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存在哪些不足,做什么措施解决问题等等。面对开展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体现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困难。为此我们需要找到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有效地开展,使得农民真的可以从中受益,增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