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建立适用于大豆花芽的mRNA差异显示体系,以“吉农18”花芽突变体为材料,采用RNAiso Plus试剂盒提取了大豆花芽的总RNA,并对DDRT-PCR体系中的Mg2+、dNTP及Taq酶的用量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大豆花芽mRNA差异显示的PCR体系(25 μL)为反转录产物用量2.0μL,锚定引物50 pmol/L,随机引物50 pmol/L,Mg2+ 1.5 mmol/L,dNTP 0.2 mmol/L,Taq酶1.5U.  相似文献   
42.
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大豆含油量QTL及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油大豆吉农18和高蛋白大豆吉育47杂交后获得的F2及F2∶3衍生群体为材料,采用QTL Ici-Mapping v2.2完备区间作图法在F2及F3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高含油量QTL,分布于4个遗传连锁群,可解释3.60%~20.98%的遗传变异。Satt636在10份大豆材料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检测,发现其符合度最高为83.33%。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揭示大豆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为探明大豆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4×5 NCⅡ设计,配制20个大豆杂交种,以大豆苗期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杂交种及亲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并分析其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大豆杂交种和亲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模式可分为单亲表达一致一型(110型)、单亲表达一致二型(011型)、双亲共沉默型(101型)、单亲表达沉默一型(100型)、单亲表达沉默二型(001型)和杂种特异表达类型(010型)6种,其中单亲表达一致一型所占比例最高(13.25%)。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表现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百粒质量与011型呈显著负相关,与101型呈显著正相关;节数、脂肪含量与100型呈显著正相关;差异表达模式与中亲优势(MPH)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MPH与110型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粒质量的MPH与110型呈极显著负相关;差异表达模式与超亲优势(BPH)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单株荚数的BPH与110型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和单株粒质量的BPH与110型、虫食粒率的BPH与101型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大豆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的形成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张洋  王丕武  姚丹  张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08-8909,8912
[目的]探讨从不同栽培条件下大豆不同发育期根系中提取RNA的最佳效果以及水浸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吉农18为材料,分别采用沙质和土质栽培大豆至不同发育时期,根系取样,并采用RNAiso Reagent试剂盒提取根系总RNA,用2%的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样品的完整性及纯度。[结果]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大豆根部同一发育期在沙质栽培条件下提取总RNA的效果优于土质栽培,水浸处理后的样品优于处理前。[结论]水浸处理后所提取的大豆根系RNA质量较高,能满足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实验用玉米自交系GS01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2,4-D浓度等对GS01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经过继代培养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使之分化、生根和出苗,成长为完整的植株。实验表明:玉米自交系GS01在N6培养基、2,4-D浓度为1mg/L、蔗糖浓度为30g/L时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4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二倍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甘草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为1.451%。甘草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7.813g/L和15.625g/L;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并不明显。结果表明:利用HPLC检测甘草酸的含量,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甘草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为其开发为广谱抗菌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实验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思南黄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选取112头思南黄牛、17头西门塔尔牛以及19头本地杂交牛共计148个个体的外周血样本进行DNA测序.将所有样本检测SNP变异,质控后得到441548个高质量SNP位点.基于SNP位点进行主成分分析、Structure分析和系统发...  相似文献   
48.
以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的后代中的PCR阳性植株为试材,分析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有明显的下降,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未转化对照有显著提高,T1代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幅度为2.2%~24.9%,最高含量达到了59.4%,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有效地抑制了淀粉分支酶基因的表达.转化的淀粉分支酶反义基因能稳定传递,T2代大部分株系的分离比率大致呈3:1,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部分株系的分离比率接近于15:1,但卡平方测验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以不同类型的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 ,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其幼胚进行诱导,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高直链淀粉玉米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诱导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培养基种类、激素浓度等。本实验针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摸索出能够诱导出II型愈伤组织的适宜条件,确定最佳的培养基 ,并能进行长期继代保存。同时通过不同激素的配比,有两个材料分化出苗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花生品质性状育种效率,掌握花生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规律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以杂交组合"潍花8×12L49"的5个家系世代群体作为材料,对花生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蛋白质性状的遗传模型为MX1-AD-ADI模型(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