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为发现小麦新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配制普通小麦品种(系)早穗30和偃展1号的杂交组合,通过一粒传的方法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ISBP(insertion site-basedpolymorphism)标记以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功能标记绘制其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interval mapping,CIM)对多个环境下的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穗粒数、每穗小穗数、穗长等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培育出由219个F7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了含48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出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其中9个QTL能够在至少2个环境下重复;研究还发现了3个QTL聚集的"QTL簇",其中4D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Rht2所在区段控制株高与千粒重,5D染色体上的Vrn-D1-WMS212区间控制抽穗期、穗粒数与每穗小穗数,7B染色体上wPt4230-wPt4814区段控制抽穗期、穗粒数、株高与穗长。【结论】构建的小麦遗传作图群体可成功地用于重要农艺性状分析;矮秆基因Rht2与春化基因Vrn-D12个发育相关基因均与多个重要农艺性状有关;在7B上可能存在与发育相关的重要新基因。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泰兴市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优化生产布局、注意栽培质量、宣传发动推广、强化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等措施,引导泰兴市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农业机械保养维修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党和政府加强了农业机械惠农补贴政策,广大农村出现了购机高潮,对农民致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的发展是党的"三农"政策重要平台和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直接涉及到农业成本的增加,所以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培训经验的总结是农机推广部门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4.
通过水培法收集韭菜、大葱、野薄荷、藿香和薰衣草的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而在同一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分泌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盆栽试验表明,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微菌核对韭菜根系分泌物最为敏感。5种植物中,韭菜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强,野薄荷次之,藿香最弱。  相似文献   
25.
《日本食品工业学会志》第33卷第8号报道,甜玉米适期采收,是保持其丰富营养成分的关键。根据甜玉米籽粒的饱满,风味、甜味、种皮硬度等来判断采收适期,一般认为,玉米须长出后第17~20天内采收较为理想。甜玉米所含糖原和淀粉,是在玉米须长出后第13天才开始产生,随后逐渐增加。从长须后第13天到第20天,植物糖原逐渐增加到9克/100克鲜重。长须第20天,淀粉也增至4克/100  相似文献   
26.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琴  许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58-7658,7660
随着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分散农业风险的农业保险却在不断萎缩。通过分析中国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上、经营模式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中华绒螯蟹Myostatin(EsMSTN)基因在不同组织及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 EsMSTN在C期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最高,胸神经节和脑神经节中也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暗示EsMSTN基因的功能并不局限于肌肉生长的调节。(2) 在不同蜕皮阶段,肌肉中EsMSTN的基因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D期最低,推测EsMSTN可能正向调节中华绒螯蟹肌肉生长,参与肌肉组织蜕皮后的生长以及蜕皮前的萎缩过程;肝胰腺、上皮组织中EsMSTN的最高基因表达水平都出现蜕皮后的AB期,C期或D期相对表达量最低,这可能与上述器官的细胞增殖主要发生在AB期有关;胸神经节中EsMSTN的表达水平在E期最高,D期最低,暗示EsMSTN正向调节胸神经节中的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温光条件对光不敏感春性小麦穗分化的影响,在生长箱的可控试验条件下,调查了小麦开花期,并对幼穗发育的解剖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4℃和15℃的高、低生长温度下,16 h长日照均显著促进小麦的穗分化发育,8 h短日照则严重抑制穗发育,且高温进一步加剧短日照的抑制效应。在满足春化作用的前提下,日照长度是影响穗分化发育的主要因素。长日照下高温对小麦穗分化启动以后的穗发育速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品种间开花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川育12穗分化对温度的敏感性更强,在不同温光处理条件下穗发育进度均明显快于对照新春9号。  相似文献   
29.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1 470 bp,编码49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53.44 k D和4.41。经BLASTN和BLASTX分析,HXchi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锯缘青蟹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75%;经聚类分析,HXchit氨基酸序列与锯缘青蟹几丁质酶聚为一支。q RT-PCR结果显示,HXchit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各组织的表达量依次为肝胰腺表皮肌肉胃鳃胸神经节肠心脏脑神经节。对不同蜕皮周期的中华绒螯蟹分析显示,肝胰腺中HXchit表达水平在D期最高,并与E期、AB期及C期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皮中HXchit在E期、AB期、C期和D期的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D期表达量达到最高且与E期、AB期、C期呈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HXchit表达量在C期最高,但各蜕皮时期的表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HXchit是一种在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大量表达的酸性几丁质酶,推测其在蜕皮周期中对几丁质类食物的消化或内源性几丁质的降解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几丁质酶的准确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0.
农田SPAC系统水分空间变异通常较大,一维模型无法反应区域农田水分的运动和空间分布.该研究以空间数据库和组件式GIS为基础,结合适于北方平原农田水文过程的机理公式,开发出可以在ArcMAP(ESRITM)中加载的区域SPAC系统水分运动模拟工具,该工具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和水文过程数值模拟于一体,可以模拟计算SPAC系统水分的时空分布和运动,并提供二维或三维的输出结果.模型由多个数据处理和过程计算子模块组成,可模拟SPAC系统内土壤水分动态和蒸散量.验证表明,区域土壤水分模拟绝对误差在0.05(即体积含水量相差5%)以下的栅格点数达到总计算区域栅格数的95.61%;蒸散量验证显示,玉米生长季平均绝对误差为0.15 mm,平均相对误差为3.1%;小麦生长季平均绝对误差为0.13 mm,平均相对误差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