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讨并了解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造林的生长效果,通过开展火力楠与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混交种植试验,对3个树种混交林和纯林的树高和胸径进行调查,并计算3.5 a生时的材积和蓄积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混交造林1.5 a时,仅火力楠与湿加松混交时,火力楠胸径显著高于纯林,其余均无差异;但3.5 a生时,混交林中的灰木莲、湿加松的生长、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各自纯林,而混交林中火力楠生长状况低于其纯林。由此可知,灰木莲、湿加松与火力楠混交能显著提高自身林分生长,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在今后的混交造林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模板DNA、引物、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镁离子(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是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鄄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主要因素。以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叶片基因组DNA为试验材料,系统地测试这6个因素对麻楝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体系为20 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1.00 molL-1随机引物,0.15 mmolL-1dNTPs,2.50 mmolL-1 Mg2+,2.50 16.67 nkat Taq DNA聚合酶。最佳退火温度为56 ℃,ISSR-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5.0 min,94 ℃变性45 s,56 ℃退火45 s,72 ℃延伸1.5 min,40个循环;72 ℃再延伸7.0 min,4 ℃保存。应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4份麻楝个体材料进行扩增,均能扩增出丰富稳定的条带。图8表1参27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灰木莲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引种栽培情况,从播种、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方面,综述了灰木莲繁殖技术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今后灰木莲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以细枝木麻黄3个无性系水培苗作为材料,研究了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头孢霉素(cefotaxime,Cef)、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Cab)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选择压力是20mg/L,Km选择性筛选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质量浓度为40mg/L,愈伤组织芽分化的选择压力是40~50mg/L。在抗生素抑菌效果方面,Cef质量浓度为200mg/L、Cab300mg/L和Amp500mg/L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综合比较,对细枝木麻黄遗传转化研究最理想的抑菌剂是Cef,使用质量浓度低且能有效抑制根癌农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四种方法对火力楠叶片油的提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火力楠叶片为试验材料,开展火力楠叶片油提取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超声波辅助、索氏提取和超临界CO_2萃取四种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的分析,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火力楠叶片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提取方法经优化后提取率分别达到0.345%、0.261%、3.676%和3.899%;进一步GC-MS分析有效成分的种类分别为18种、47种、38种和37种,主要成分有石竹烯、榄香醇、榄香烯、亚麻酸、棕榈酸和亚油酸等;四种方法提取叶片油中有效成分分别所占百分比为86.82%、94.13%、87.45%和92.72%。四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火力楠叶片的油成分有一定差异,在以后的应用生产中,可根据主要化学组分的需要来选取最适当的提取方法。综合提取得率及提取效率,超临界CO_2萃取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有利于火力楠早期生长的合理种植密度,以达到较佳的人工林生长效益,选用6个造林密度对火力楠进行密度试验。根据3.5年生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造林早期1.5~2.5年时,不同造林密度对火力楠树木的生长影响不大,但到第3.5年起,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呈显著差异,但胸径大小尚未见有显著差异。所以火力楠早期生长宜采用较密的种植方式(株行距2 m×2 m、3 m×2 m和3 m×3 m),以便林木在树高和胸径生长快速,以及形成较好树木干形,不宜采用株行距4 m×4 m和5 m×4 m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家系材性遗传参数的估算及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了解其材性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为火力楠优良家系选择和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火力楠种源家系试验林中的100个家系为试验材料,对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4个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火力楠各木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及纤维长宽比的变幅分别为0.38~0.53 g·cm~(–3)、0.65~0.91 mm、23.20~28.87μm和22.92~38.66,平均值分别为0.48 g·cm~(–3)、0.79 mm、25.88μm和30.74。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纤维长度与胸径、材积呈不显著遗传相关外,各材性性状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以独立选择。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374和0.372,均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66和0.231,均受中度遗传控制。【结论】采用强度和中度2种选择方法,对材性优良家系进行选择,结合实际生产以及下一步的选育,中度选择更适合现有试验林的选择,共选出木材密度优良家系52个,纤维长度优良家系44个,共有家系23个,以此23个家系作为优良材性联合初选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黎蒴(Castanopsis fissa)与菌根食药用菌的共生效应,利用7个菌根食药用菌菌种对黎蒴幼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48周后,接种粗柄白磨9006菌株、黑孢块菌9004菌株、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和彩色豆马勃0003菌株的黎蒴苗高与未接种植株相比增幅大于等于10.48%;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苗高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P<0.05);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生物量表现最优,其次为黄硬皮马勃0207、彩色豆马勃0003和黑孢块菌9004菌株;黎蒴对7个菌根食药用菌种的菌根感染率均在82.6%以上.华南地区珍稀野生菌正红菇0204菌株和鳞盖红菇0005菌株对黎蒴苗高生长促进不明显,但总生物量优于未接种处理,以正红菇0204菌株最优.综合比较,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接种黎蒴苗可建立显著促进黎蒴苗期生长的高效共生体,而0204菌株接种黎蒴苗木是营造黎蒴食用菌林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山地木麻黄种源间抗风性、生长及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山地木麻黄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为试验材料,于造林后2、5、7 a时测定山地木麻黄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数量性状,并于造林后7 a时调查主干分叉习性(AP)、主干通直度(SFS)、侧枝密度(DPB)、侧枝直径(TPB)、绿色小枝长度(LDB)、侧枝分枝角(APB)、侧枝长度(LPB)等形质性状以及抗风性(RES),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应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山地木麻黄种源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造林后2、5、7 a时,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间保存率和抗风性差异显著(P0.05);对造林后7 a时保存率较高的18个种源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3个年份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7 a时,TPB、APB、LDB、AP和SFS等形质性状在种源间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明显高于形质性状,二者分别受中度或中度偏下和低度遗传控制;随着林龄的增长,树高的遗传变异系数变化不大,而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89%~12.30%、11.67%~13.67%、30.20%~38.11%;7 a时,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3.84×10~(-5)%~5.56%。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树高作为山地木麻黄早期选择性状较适宜。[结论]依据坐标综合评定法,筛选出17877、19489和19490等3个优良种源,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7年生短枝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南2个试验点上各含17个无性系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并估算出6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力及指数选择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除了主干分叉习性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01)。当不考虑无性系和地点互作时,无性系间不同性状的重复力均较高,为0.35 0.85,其中,树高重复力最高,主干分叉习性最低。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之间的表型及遗传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5%、4.8%、10.9%、3.7%、1.5%和8.1%,筛选可获得明显的遗传增益。通过Smith-Hazel指数选择并按20%的入选率,选育出编号17、21和20三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