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利用2011年夏初(5月30日至6月3日)的低温天气,对粳稻Nipponbare、籼稻Kasalath及其杂交后回交衍生的98个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苗期自然低温处理.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包含24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与苗期抗冷能力的关系,共检测到控制苗期抗冷的2个主效QTL和1个微效QTL,主效QTL分别是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qCTS1和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CTS3;微效QTL是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qCTS8.其中,两个主效QTL的抗冷等位基因来自于粳型亲本日本晴,而微效QTL的抗冷等位基因来自于籼型亲本Kasalath.三者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0.8%、22.7%和10.3%.这些QTL将为水稻抗冷设计育种提供“元件”,同时为阐明水稻抗冷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茎蘖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优势,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相同生育期的普通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对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相比较普通品种的优势在于,达到最高茎蘖数后,无效分蘖消亡速度慢,最终成穗率均高;产量与茎蘖各性状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状态,其中产量与最高茎蘖数、茎蘖增长速率、茎蘖消亡速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效分蘖数、最终成穗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3.
[目的]明确三江地区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方法]以三江平原地区主要种稻土壤草甸土、草甸黑土、白浆土为调查对象,采集0~40年不同种稻年限的土壤样本,开展不同种稻年限水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的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土壤种稻后,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存在异同;3类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随种稻年限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草甸土心土层和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上升,白浆土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上升,随种稻年限延长无变化,心土层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下降;草甸黑土心土层和犁底层有机碳含量种稻后无增加趋势;草甸土和草甸黑土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总量种稻后在各层均增加,随种稻年限增加有上升趋势,白浆土土壤中还原物质含量在耕层和犁底层随种稻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草甸土种稻后各层土壤Fe~(2+)、Mn~(2+)含量均增加,在种稻10年后向下移动,可达到心土层;草甸黑土种稻后各层土壤Fe~(2+)含量增加,Mn~(2+)仅在耕层有增加趋势;白浆土Fe~(2+)、Mn~(2+)含量在耕层和犁底层增加,在种稻10年后向下移动至犁底层。[结论]3类土壤在种稻过程中已具有向水稻土形成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4.
陶跃中  姜辉  舒志愚  杨生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95-9097,9364
[目的]优化茯苓深层发酵菌丝体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料比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水料比与茯苓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茯苓多糖水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3 h,提取温度73.8℃,水料比29.8∶1;多糖得率理论值达到2.45%,实际得率可达2.57%。[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可信,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高毒农药替代品的6种药剂对柑桔害虫重要捕食性天敌亚非玛草蛉Mallada desjardinsi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亚非玛草蛉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毒死蜱〉氧化乐果〉丁硫克百威〉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印楝素。其中前5种药剂的LC95分别为18.67、324.48、1694.80、11520.83、642592.76mg/L;LC50分别为8.20、41.03、134.85、527.89、7799.57mg/L。印楝素对亚非玛草蛉的毒性极小,其LC50和LC95因毒力低而未测出。  相似文献   
36.
寒地水稻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空瘪粒、千粒重及产量影响差异显著,龙稻5号的平方米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在施氮水平0-135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达到175kg/hm2时,穗粒数下降,空瘪粒高;东农428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东农428直链淀粉含量在施氮量为175kg/hm2时含量下降。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135kg/hm2施肥水平最高。龙稻5号垩白度和垩白率处理间差异显著,东农428胶稠度处理间差异显著,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胶稠度降低。  相似文献   
37.
心土培肥犁改良瘠薄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根据心土培肥的改土技术要求研制出心土培肥犁,并分别在瘠薄黑土和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开展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明确自主研发的心土培肥犁改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对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广泛应用到低产土壤改良提供机械及技术支持。试验设深松、心土培肥和常规对照耕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心土培肥和深松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土壤理、化性质,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后效不完全一致;心土培肥降低土壤抗剪强度后效明显,碳酸盐草甸黑钙土10~30 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比对照降低6.65~12.16 k Pa,黑土比对照降低8.20~11.31 k Pa,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改土后效果明显,黑土改土后效长,心土培肥改土效果优于深松;土壤容质量和硬度趋势同上;心土培肥提高土壤透气系数为2.78~14.28倍,饱和导水率为2.38~11.62倍;深松和心土培肥可提高下层土水分消耗比例,30~60 cm土层耗水量为心土培肥区深松区对照区,心土培肥耗水量比照高10%;心土培肥处理可提高土壤磷含量和供磷强度,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供磷强度比对照分别提高4.19~5.17倍和4.96~17倍,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高于黑土;心土培肥可提高玉米产量,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心土培肥增产幅度为6.82%~18.01%,黑土增产幅度为6.45%~11.18%,平均增产效果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薄层黑土,但黑土持续增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38.
五种昆虫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比较测定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5种农业害虫的不同生活史阶段及5龄幼虫各组织中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昆虫卵中海藻糖酶的活性最低,其次为蛹和初孵幼虫,取食阶段海藻糖酶的活性比较高,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海藻糖酶的活性也随着升高.亚洲玉米螟、黏虫、棉铃虫和甜菜夜蛾不同组织部位海藻糖酶的活性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中肠中海藻糖酶的活性最高,分别为316.17和39.35 mU/mg,而甜菜夜蛾体壁中海藻糖酶活性最高,达到139.99 mU/mg.黏虫脂肪体中海藻糖酶活性最高,为11.19 mU/mg.不同昆虫间海藻糖酶的活性差异较大,玉米螟和甜菜夜蛾各组织的海藻糖酶活性较高,而黏虫各组织部位海藻糖酶的活性很低.  相似文献   
39.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鲁棉研28号与对照鲁棉研21号和鲁棉研22号间的生育特点,并分别于盛蕾期、盛铃期和吐絮期取样测定了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Pn)、SOD活性、POD活性及MDA、脯氨酸、可溶性糖、相关激素(IAA、ABA、ZR、GA3)含量,探讨鲁棉研28号丰产稳产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叶片衰老进程存在着明显差异,与鲁棉研21号相比,鲁棉研22号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POD活性低,ABA含量低,光合速率下降缓慢,IAA、叶绿素相对含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叶片功能期长,而鲁棉研28号各项指标基本介于前两者之间,这些特点为其丰产、稳产、广适奠定了生理生化基础。生产实践中,适当控制或延缓棉花叶片的衰老进程,使棉花早熟而不早衰,对提高棉花产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新品种层出不穷,登记热度持续上升,登记管理不断规范。本文探讨了对我国生物农药登记品种采取清单式管理,提出生物农药登记品种清单的范围和建立原则,梳理形成了我国生物农药登记品种清单,提出了完善生物农药登记品种清单式管理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