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孙世伟 《吉林农业》2011,(14):79-79
七月一日,东辽联社全体党员隆重集会,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共同纪念和庆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表达了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52.
为了对绞股蓝三星黄萤叶甲的药剂防治提供依据,于室内和田间测试了5种杀虫剂对其毒杀作用。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三星黄莹叶甲毒力和防效最强,其LC50和1~10 d的防效分别为6.3210 mg.L-1和77.42%~91.21%。敌百虫最低,LC50和1~10 d的防效分别为136.2086 mg.L-1和40.48%~71.06%。其余3种药剂居中,阿维菌素的LC50和1~10 d的防效为35.6180 mg.L-1和40.30%~90.44%;溴氰菊酯为23.4386 mg.L-1和70.35%~80.54%;高渗辛硫磷为72.4435 mg.L-1和44.56%~79.16%。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对三星黄萤叶甲毒力强,防效好,能够有效抑制虫口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3.
斑兰叶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香料备受消费者喜爱,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叶片,但叶部病害成为影响斑兰叶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对斑兰叶叶部病害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本研究通过调查斑兰叶叶部病害发生流行规律,明确叶部病害主要发病时期及病害种类,并对叶部不同病害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推动斑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发生主要从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到翌年4月结束,对这个时期的不同病害通过病原菌的菌落形态、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离体叶片和活体盆栽苗2种方式测定分离的28株菌株的致病性,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最终得到9株致病菌BDC4121、BDC11221、BDC4112、BDC21112、XYS211、LSS112、LSS214、LSS213、LSS221。通过产孢培养基筛选发现致病菌BDC11221在绿豆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5~7 d产孢,LSS214在PDA培养基28℃下恒温培养30 d左右产孢,BDC4121、BDC4112、XYS211、LSS112、LSS221、LSS213在PDA培养基28℃下恒温培养7~10 d产孢;并结合ITS1/ITS4鉴定和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确定9株致病菌主要分布在篮状菌属(Talar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附球菌属(Epicoccum)、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链格孢属(Alternaria)及Acrocalymma属。下一步将结合多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致病菌进行分子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54.
综述了马缨丹在化学成分、医药、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其在杀虫、抑菌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马缨丹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综述植物细胞培养、发状根培养、植物激活蛋白以及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其利与弊。  相似文献   
56.
对菠萝蜜上新发现的素背肘隆螽(Onomarchus uninotatus)和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两种害虫进行了初步研究。详细描述了两种害虫的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为生产上识别此类害虫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为考察生防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在香草兰上的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首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位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分析该菌株在香草兰上定殖数量的时间变化动态;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VD18R19在自然发病的条件下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发现:(1)VD18R19菌株在香草兰根系定殖数量最多,在叶片表面较少,在茎蔓表面最少;(2)在灌根处理后的45 d中,该菌株在香草兰根系上定殖数量变动不大,定殖密度保持在106CFU/g水平。(3)在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苗圃中香草兰根(茎)腐病的防效达67.08%,显著好于多菌灵和清水对照。此外,生防菌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新抽茎蔓长度相对清水对照增长70.34%。总之,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可以在香草兰根际长期高水平定殖,能够有效防控香草兰根(茎)腐病并对香草兰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网络游戏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游戏,它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单机电脑游戏的互动性,因而迅速发展,截止到2006年,我国的网络游戏产值已经达到了67亿元人民币。但是围绕着游戏玩家与游戏运营商之间法律关系以及游戏中的玩家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则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旦双方发生纠纷,游戏玩家往往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而无法维护自身的权益。本文旨在简要的分析明确虚拟财产的性质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9.
番荔枝斑螟是近几年在海南新发现为害番荔枝的蛀果害虫,受该虫侵染的番荔枝被害率高达85%以上。本文报道了该虫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0.
三种拮抗菌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3种拮抗菌M10、WZ254和WZ159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M10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0.49%、68.85%,与对照药剂25%甲霜·霜霉威WP1000倍液在0.01水平上相比差异不显著。WZ254和WZ159则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