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丰富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资源,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在花生基因组中克隆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PSC32的启动子AHSSP1,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PSC32基因表达模式,借助NewPLACE在线分析了AHSSP1序列中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并构建了AHSSP1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经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功能。结果表明,PSC32基因957 bp长的启动子AHSSP1序列具备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特有的3个RY REPEAT元件。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PSC32基因在花生成熟种子中表达,而在饱果成熟期根、茎、叶片、花、入土前的果针、成熟种子的果壳中均不表达。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成熟种子以及萌发种子的子叶、下胚轴和胚根均能够被染上蓝色;长出真叶后,子叶和下胚轴仍能被染色,而根和真叶不能被染上蓝色;成年期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也不能被染上蓝色。而野生型拟南芥整个生长时期均不能被染上蓝色。以上现象说明AHSSP1是一个种子特异启动子。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资源,对花生籽仁品质改良或以花生籽仁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生育酚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生育酚组成及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花生栽培种A、B两个基因组中克隆到2个γ-TMT基因,分别命名为Ahγ-TMT1和Ahγ-TMT2。Ahγ-TMT1编码区全长为3111bp,Ahγ-TMT2编码区全长为3124bp,都含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长均为1059bp,编码352个氨基酸。利用相关软件或在线工具进行了蛋白质功能预测和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为花生高维生素E分子育种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3.
以花生抗黄曲霉品种J11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质组测序技术(iTRAQ)分析了黄曲霉侵染胁迫条件下,花生蛋白质组表达变化情况,共鉴定到1382个蛋白质,其中84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变化,包括74个上调表达与10个下调表达。综合GO与KEGG分析的结果,发现黄曲霉侵染主要影响花生的代谢通路,且诱导植株抗性机制的运行。此外,本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对花生Ahhevamine-A基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为筛选新的抗黄曲霉花生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油酸是当前花生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发掘新的高油酸亲本材料,对于拓宽花生高油酸育种的遗传基础、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花生栽培种与不亲和野生种A.rigonii的杂种后代中鉴定出高油酸自然突变体,并对其后代的结实特性和部分材料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初步获得了丰产性较好的高油酸大花生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16.
为快速测定花生油过氧化值和酸值,保证食用油质量安全,构建了花生油过氧化值和酸值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采集32份花生油近红外光谱,并按标准方法进行过氧化值和酸值测定。经优化,过氧化值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过氧化值谱区范围为6 094.3~7 506.0 cm-1,维数为6,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1.93,交叉验证根均方差(RMSECV)为1.23;酸值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矢量归一化",酸值谱区范围为6 094.3~7 506.0 cm-1,维数为7,模型R2为93.88,RMSECV为0.074。综上所述,所建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和酸值。  相似文献   
17.
启动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工具,可以驱动外源优异基因在花生中表达,其克隆鉴定对花生分子育种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植物启动子的结构特征、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花生启动子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下一步研究重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花生启动子的鉴定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球等鞭金藻中克隆到一个Δ5去饱和酶基因, 命名为IgD5。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 该基因编码产物与来源于巴夫藻Pavlova salina的Δ5去饱和酶亲缘关系最近。此前通过酿酒酵母表达系统, 证明IgD5对ω6脂肪酸具有Δ5去饱和酶活性, 但并未鉴定IgD5对ω3脂肪酸的催化活性。我们将IgD5转化能够内源合成二高-γ-亚麻酸(DGLA, 20:3Δ8,11,14)和二十碳四烯酸(ETA, 20:4Δ8,11,14,17)的已携带2个基因的拟南芥(简称TMA2), 通过PCR及RT-PCR筛选阳性植株, 提取转基因阳性植株叶片总脂肪酸, 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到花生四烯酸(AA, 20:4Δ5,8,11,14)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20:5Δ5,8,11,14,17), 含量分别达7.44%和2.07%, 转化效率分别为68%和60%, 证明IgD5在转基因植物中具有Δ5去饱和酶的活性, 对ω3/ω6脂肪酸没有明显偏好性, 并且催化活性远高于其在酵母中的活性。在转IgD5的TMA2中除了AA和EPA, 没有检测到其他新脂肪酸, 表明IgD5底物专一性很强, 是一个可用于植物转基因替代生产鱼油的良好基因。  相似文献   
19.
花育9610系采用花生属区组间杂交与化学诱变相结合育成的传统出口型大花生品种.参加安徽夏播花生区试,荚果单产302.0 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19.8%;籽仁单产218.6 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20.3%.2015年6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405020).  相似文献   
20.
大田条件下,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当地花生品种“Tala1”为对照,通过比较我国22个花生品种成熟期的植株、荚果产量和产量性状,筛选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看,“四粒红”主茎节数、主茎高和侧枝长显著高于对照;白沙1016、湘花2008、花育23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种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高产花生品种、8个中产品种和9个低产品种。从产量性状看,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的饱果率、双仁果率差异不显著,但中高产花生品种单株结果数和公顷果数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产量与其他植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实收株数、单株果数和公顷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花生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适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通过栽培措施提高单株和公顷结果数是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