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花生自然风干种子维生素E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42份自然风干花生种子近红外光谱,并进行维生素E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利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构建了多粒自然风干花生种子维生素E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经优化及内部交叉检验,确定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多元散射矫正",维生素E含量谱区范围为6 094.3~7 506.0、4 242.8~5 454.0 cm-1,维数为8,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88.34,交叉检验根均方差(RMSECV)为0.423。利用该模型对6份花生野生种样品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预测,t测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真实值间差异不显著。可见,所建近红外光谱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自然风干花生种子中维生素E的含量。  相似文献   
42.
CRISPR/Cas9是由小导向RNA介导的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自2005年以来,该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生物学、医学和作物遗传育种等多个学科得到广泛应用。与以往的大范围核酸酶、锌指核酸酶(ZFNs)及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相比,CRISPR/Cas9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以其简便的操作和极高的编辑效率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技术。本文系统阐述了CRISPR/Cas9技术的起源发展、基因编辑特点,总结了该技术在作物基因编辑和其他方面的应用,旨在为利用该技术进行农作物种质创新、基因挖掘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InDel标记对我国地方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解析能力,本研究利用13个多态性InDel 标记检测4个典型生物学类型的90份中国花生地方品种材料。共扩增出42的等位基因,平均3个;Nei’s多样性指数 变幅为0.011~0.705,平均0.443;Shannon’s信息指数变幅为0.034~1.497,平均0.758。龙生型、普通型、珍珠豆型与多 粒型花生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198、0.4407、0.4435和0.4372,结果表明龙生型的遗传多样性明显小于其 它生物学类型。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077 ~ 1.000,平均为0.636;且普通型与龙生型花生之间遗传相似系 数最高,为0.636。群体分析结果表明密枝亚种与疏枝亚种、不同植物学类型之间遗传分化较小,且普通型与珍珠豆 型遗传结构相似,龙生型与多粒型花生遗传结构不同。利用非加权平均法(UMPGA)聚类分析将90份花生材料划分 为两类(G1、G2),其中G1包括全部的龙生型、61.90%的普通型以及20.00%的珍珠豆型。本研究结果表明InDel标记 能够有效地揭示栽培种花生的遗传变异,可为花生杂交亲本的选择以及优异基因的挖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获得花生栽培种中有效的InDel标记,本研究基于花生简化基因组检测到的InDel信息,经PCR扩增以及电泳检测验证引物的有效性与多态性,利用生物统计学软件检测InDel标记的多态性水平。结果表明,在花生基因组上设计的39对引物在覆盖4个植物学类型的21份花生中均可获得扩增产物,其中14对引物具有多态性,为总引物数的35.9%,有3对引物位于基因编码区;Shannon指数为0.191 4~1.295 1,均值为0.579 4;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90 7~0.674 6,均值为0.349 6。本研究筛选获得的InDeI标记可为花生栽培种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效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5.
对58个花生新品系进行了果柄强度测定和断裂点统计。选出16L10、16L11、16L13、16L34、16S1等花生新品系,不仅果柄强度较高,而且荚果自植株上脱离时不带果柄,为选育适合机械化收获与加工的花生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以抗青枯病北方大花生栽培品种"日花1号"为父本,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选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63"以及高产品种"玫瑰红"、"14VS-13"、"花育33"、"花育50"、"14L123"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_1代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标记技术鉴定F_1代真杂种。从10对AhMITE引物中筛选出6对在杂交亲本中有清晰、稳定并具有明显差异条带的标记引物对F_1代进行杂种鉴定。每一个组合都使用两对AhMITE引物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相互印证,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普通花生含油量高,在自然温度下易快速劣变丧失种子活力.这是我国北方仅上年或上一季花生而我国南方仅秋花生来年可做种的原因.本研究首次证实,高油酸花生经过19个月自然条件下贮藏,在多数种用特性上不差于上年收获的花生.所有参试的3个高油酸品种,其2013年种子与2014年种子在第7天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证明,高油酸品种不仅有利于健康,能延长制品货架期,而且可保持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48.
34份花生种质休眠性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日晒干燥的34份花生种质进行发芽试验,初步筛选出2份休眠性差别明显的材料即休眠性强的y-1和缺乏休眠性的x-166。次年将这两份材料种植于田间,收获后在遮荫处干燥,进行萌发试验,其休眠性得到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49.
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NUE)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前期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锚定到的一个候选基因,属于花生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nitrate transporter 2,NRT2)基因家族.本研究利用栽培种花生全基因组和不同组织的转录组信息,...  相似文献   
50.
源于玉米幼苗的幼嫩叶段愈伤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幼嫩叶段为外植体,研究其愈伤诱导、继代和分化过程。结果表明,3mg/L 2,4-D是诱导叶段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与基因型有密切关系。从供试的6个基因型中筛选出出愈率较高、愈伤组织形态较好的3个基因型齐319、Mo17、鲁原92,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进行GUS瞬时表达检测表明,来源于幼苗叶段的愈伤组织GUS+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