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孙君艳 《中国种业》2016,(10):61-61
<正>怀玉5288是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高产品种,是以自选系HX113为母本、自选系H7298为父本进行组配杂交而成的单交种。该品种表现为稳产、优质、成熟期早、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适宜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及机械化作业。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4013号。目前在河南豫北地区广泛种植。1选育过程2010年怀玉5288是以自选系HX113为母本、自  相似文献   
42.
43.
1 教改的初衷与方法 种子检验为种子质量检验的简称,是指利用规定的程序对种子样品的质量指标进行分析、鉴定,判断和评价种子批利用价值的活动.种子检验属于符合性评价,其目的是选育高质量的种子播种,减少甚至杜绝因种子质量而造成的缺苗减产的危险发生,降低盲目性和冒险性,控制并减少有害杂草的蔓延和危害,充分发挥栽培品种的丰产特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WRKY转录因子在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中的功能,以小麦基因组信息和愈伤组织形成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并对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TaWRKY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到270个小麦WRKY转录因子(TaWRKY01~TaWRKY270),根据WRKY保守结构域数量和锌指结构域类型可分为I、II、III三组,分别包含41、145和84个。在愈伤组织转录组文库中,鉴定到39个TaWRKY基因,其中27个与在全基因范围内鉴定到的TaWRKY基因相同,12个在小麦愈伤组织中特异表达。差异表达分析表明,11个TaWRKY基因差异表达,大部分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3~15 d时下调表达,且在胚性愈伤组织中比同时期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高,推测部分TaWRKY基因可能参与小麦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玉米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品质。[方法]以生产上主要推广的郑单958、浚单18、豫单2001和豫单2002共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含量。[结果]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的品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4个杂交种果穗上部、中部、下部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依次增高。其中,浚单18和豫单2001的粗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是中部最高,其次是上部,下部最低;郑单958和豫单2002的粗淀粉含量则高低依次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变化一致,上部(中部(下部;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结论]为今后推广高品质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以不同的施氮水平对豫南地区粳稻产量和豫粳6号产量结构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以每公顷施375kg纯氮下产量结构最为协调,每公顷产量较高,为7080.0kg,比对照增产718.5kg,增11.3%,是豫南地区粳稻超高产种植适宜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47.
张凯  孙君艳  胡孔峰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318-319,327
工学结合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职教思想,本文从种植类专业群建设的角度提出工学结合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模式,强调"宽基础、强技能",有利于实现相应教学项目的开发和情境教学组织,使专业群建设与教学体系、课程建设体系的互动可以按模块化进行。  相似文献   
48.
信阳茶树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茶树害虫种类多、发生复杂、防治中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茶树农药残留超标等关键问题,对茶树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农业栽培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项技术进行了研究,有效地控制了茶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49.
施用微生物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肥与常规化肥配施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以不施肥为对照,设置了单施尿素(处理1)、尿素+微生物肥(处理2),单施复合肥(处理3),复合肥+微生物肥(处理4),单施微生物肥(处理5)5个处理,在黄棕壤土条件下,研究了微生物肥与尿素、复合肥等配施对水稻群体性状、产量因素以及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和复合肥配施对水稻的水稻群体性状、产量因素以及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叶面积率比对照高0.17%,产量比对照高25.2%,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高52.9%,氮素收获指数比对照高11.96%。因此,微生物肥和复合肥配施能改善群体指标,提高氮素利用率,提高产量,为保证作物稳产、减少化肥投入,合理施用微生物肥以及微生物肥与化肥的配施提供试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进行了7个小麦品种在信阳地区的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田间观察、测产、考种等,得出了初步的结论,为本地小麦种植提供一定的技术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