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小麦/玉米带田中玉米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小麦/玉米带田中玉米施N技术直接影响其产量。氮肥在玉米生长前期的拔节期或播前作底肥施用平均增产玉米123%~137%,提高带田产量48%~54%,玉米对N素利用率28.9%~31.1%;玉米抽雄期施N玉米增产率减少87~101个百分点,利用率减少21.4~23.6个百分点,带田综合增产率减少32~38个百分点。等量N肥分作底肥和拔节期两次施用是玉米最佳施N时期;带田玉米N肥追施以穴深施和行间单沟深施效果最好,有效地防止了N的挥发损失,比表施增产15%~18.3%。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蔬菜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不同的28个日光温室的土壤盐分、pH值及有机和无机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张掖市种植3年以上的日光温室土壤电导率均较露地土壤显著提高,且均高于蔬菜正常生长土壤电导率临界值(0.60mS·cm-1),其中居于超高盐度水平(≥1.00mS·cm-1)的土样数占总土样数的64%,可见张掖市日光温室普遍存在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且日光温室种植年限越长次生盐渍化越严重。此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比露地农田分别高出71.1%、178.4%和118.1%,且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已达高含量水平。此外,与露地相比,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提高13.6%,但其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可见,造成张掖市次生盐渍化问题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灌漠土母质含盐量高、孔隙度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量大且不合理亦是造成该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重要因素。[结论]因此,张掖市日光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应重点通过合理耕作、深翻土壤、减少蒸发,进行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或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挖沟排水、灌溉洗盐或更换土壤。  相似文献   
13.
在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条件下,磷肥不仅当年增产显著,而且有明显后效,施磷量越高,后效越大。带田小麦对磷肥的反应明显大于玉米。等量磷肥逐年分施的增产率与一次性施用相近,但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一次性集中施用  相似文献   
14.
制种玉米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制种玉米开展需肥规律研究为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高制种产量,减少盲目施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高、中、低3种施肥水平下进行多点田间试验,研究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使产量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测定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和养分累积进程,研究制种玉米需肥习性和需肥特点。结果表明,足量施肥条件下‘郑单958’和‘沈单16号’的平均种子产量为7744.5 kg/hm2;生产百公斤玉米种子需要N、P2O5、K2O等养分分别为2.653 kg、1.115 kg、3.449 kg;氮磷钾需肥结构为1:0.42:1.30;三叶期、六叶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干物质累积进程分别为0.11%、4.0%、21.3%、50.4%、94.9%和100%;苗期至拔节时段氮磷钾累积速率分别为43.6%、37.8%、58.3%,拔节至抽雄时段分别为22.1%、27.1%和18.3%,抽雄至灌浆时段分别为26.3%、19.9%和14.5%,灌浆至成熟时段分别为8.0%、15.7%和8.9%。中量施肥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制种玉米养分需求,超量施肥对提高产量和养分吸收无明显影响,养分吸收峰值在拔节期。因此,在制种玉米施肥技术上要重施基肥,拔节期补施氮钾肥,抽雄期补施氮磷肥,即可满足制种玉米成熟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及需肥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及需肥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种玉米N、P2O5、K2O适宜施用量分别为300、90、75 kg/hm,N、P2O5、K2O利用率分别为33.8%、18.0%、72.0%;生产100 kg种子吸收N、P2O5、K2O分别为2.56、1.11、4.02 kg。制种玉米拔节前段需肥量较大,氮、磷、钾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3.6%、37.8%和58.3%;拔节~抽雄分别占22.1%、27.8%和18.3%;抽雄~灌浆期分别占26.4%、19.4%和14.5%;后期较少,分别占8.0%、15.7%和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