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顶端调控对亚麻生物力学及冠层性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生育后期顶端调控后亚麻茎秆抗倒能力变化,以常规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打顶+抑芽"、打顶、抑芽处理后亚麻茎秆生物力学性状变化规律及其与冠层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打顶+抑芽"处理后可明显降低重心高度、倒伏指数,处理后平均较对照分别减少31.24%、51.06%,增强茎秆基部、中部、上部抗折力和麻株最大承载能力,分别增加46.05%、26.72%、34.82%和9.24%;打顶处理对重心高度、麻株承载能力影响较少,但增加了茎秆中部、上部和基部处理中后期抗折力,平均分别增加5.48%、7.13%和8.28%,降低了麻株倒伏指数(14.72%);而抑芽处理后生物力学性状均有所减少或减弱。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基部、中部及上部抗折力与冠层性状和倒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麻株承载力与分枝鲜重和蒴果鲜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性,而重心高度、倒伏指数与冠层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因此,从生物力学性状来看,亚麻生育后期以"打顶+抑芽"处理防倒效果较理想,处理后能有效提高麻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52.
戴小阳  周虹  彭鹏  谢达平  杨翔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49-2850,2896
[目的]为沼肥应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沼肥和化肥种植白菜,对这些白菜进行品质对比分析,测定其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亚硝酸的残留量。[结果]施用沼肥的白菜糖含量提高11.2%,蛋白质含量提高20.0%,氨基酸含量提高38.0%,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却降低43.0%。[结论]该研究表明沼肥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用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3.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扦插粗细0.6 cm〉0.8 cm〉0.4 cm,且不同插条粗细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综合考虑,在进行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培育时,扦插苗的粗细以0.6 cm较为理想。虽然不同品种在各个性状上表现各不相同,但从成苗率、单株分枝数和最低分枝位这3个最关键的性状上看,新品系R057表现最好,多倍体1号次之。  相似文献   
54.
水稻产量随着株型的改善而提高,其叶片形态是影响株型的主要因素。对水稻叶片构成及其功能、叶片形态的生理效应以及遗传机制等方面做出概括性的描述,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5.
对有防霉效果的尖嘴林檎叶提取液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单宁和皂苷是尖嘴林檎抑菌的主要成分,将这类物质应用于食品防霉试验,能明显延长食品保质期。  相似文献   
56.
57.
壳聚糖对糖化酶的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8.
葡萄套袋栽培试验初报为了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减少果实病虫害,降低果面污染,于1996~1997年进行了葡萄套袋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乐亭县赵滩、崔魏埝果园进行,试材为4年生巨峰和玫瑰香,小棚架或立架。果实袋为石家庄果树所研制的海河牌葡萄果实袋(乐亭分...  相似文献   
59.
油菜秸秆和鸡粪高温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在引入外源微生物的油菜秸秆和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平板计数法定量研究了油菜秸秆和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不同部位细菌总数、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的上层和中层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纤维素分解细菌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至发酵第40天,细菌总数、酵母菌和纤维素分解细菌分别为4.1×109和2.1×109、9.1×107和6.8×107、7.4×107和4.6×107CFU/g干堆肥;放线菌、霉菌和固氮菌的数量在升温期和高温期下降较快,降温期增加,但分别较发酵前降低了36.4%和39.34%、48.1%和49.41%、13.75%和35.46%;堆肥底层中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基本呈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0.
高产果胶酶细菌的筛选及其Pel基因克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透明圈法筛选50份产果胶酶菌株,通过PCR方法从菌株的基因组DNA克隆果胶酶Pel基因,Pel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用菌落PCR方法和透明圈法筛选阳性重组菌株.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一株透明圈大的T85-166菌株,初酶液果胶酶活力达213.30 U/ml,克隆了877 bp的Pel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DH5a中有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