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对本地多年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调查、分析和归纳,提出徐州24号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七大关键,旨在为今后小麦无公害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小麦品种烟辐188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依据,针对我地小麦生产发展实况,提出了小麦无公害高效栽培的技术路线,重点分析了小麦无公害高效栽培的八大关键措施,为今后发展无公害小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3.
甜玉米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甜玉米推广应用面积逐步扩大,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为了促进甜玉米的生产取得长足的进展,本文综合分析数年栽培实践,提出甜玉米栽培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无公害稻鸭共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技术是将能“做工”的雏鸭放入栽插后的稻田里,24小时在田间活动、休息,直到水稻抽穗才提上来,充分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吃掉田间的杂草及害虫,鸭的粪便供给水稻养分,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对水稻起“按摩”作用,同时,鸭子不停的活动起到了增氧的效果,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稻谷及鸭肉,它是一项种养结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与稻田养鸭不是同一个概念和内容,后者是当稻苗生长分蘖末期时,白天把鸭赶入稻田,晚上收上来,放鸭时间短,鸭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化肥、农药、除草剂必需施用,另外,鸭的品种是一般的家鸭,不是专门役鸭。稻鸭共作技术由江苏省引智系统自日本引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5.
在1996—1997年度莱州市农科所试验中产量达589.3kg,比对照烟农15增产71.0kg,增产13.7%,比鲁麦14增产48.6kg,增产9.0%,实践证明,产量超千斤的适宜穗粒结构为:成穗数40—45万,每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3g左右。适期早播,减少播量,降低基本苗,提高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26.
1997年以来,我市引进水稻机插秧栽培模式,试验示范推广的规模逐年扩大。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驼背几千年”的落后传统种稻方式,卓有成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力地推动水稻生产技术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7.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朋于小麦生长发育各阶段,可以促进小麦提早发芽、加速生根,使叶蘖生长茂繁;控旺促壮防倒伏;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抵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8.
晚茬麦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常年有近10万亩的迟播晚茬麦,且多是迟熟低产的拖腿田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我们根据外省、市不少地区出现的晚茬麦高产典型经验,对晚茬麦的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并相继设置了独秆麦生育特性,肥料运筹和薄膜覆盖晚茬麦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徐早花一号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育成的菜用型花生品种,1999年4月通过品种审定,以冀油4号为母本,狮油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平均亩产鲜果663.2公斤。比普通品种增产15%以上,由于它适播期长、适应性广、鲜果上市早、产量高、商品性好,所以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