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7篇
园艺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黑龙江省毛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 17个品种的资源材料 ,对农艺性状进行研究。根据主成分分析 ,从 10个特征根中选出前 5个较大的特征根进行评价 ;通过聚类分析将全部供试材料分成 4个类群 ,各类群间存在着性状的差异。亲本选配应在类群间根据主成分的互补进行。  相似文献   
82.
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起源、病菌分离技术、生理小种的鉴定、病害的流行、抗性遗传、抗源筛选、抗性机制、病害防治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该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3.
不同纬度地点大豆子粒异黄酮含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纬度的田间试验,对大豆异黄酮及其三种苷元含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品种对大豆异黄酮及其三种苷元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除黄豆黄素以地点效应最大外,大豆黄素、染料木黄素及总含量均以基因型×地点互作影响效应最大,4种含量基因型影响最小。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大豆子粒异黄酮总含量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均与纬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4.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属数量性状遗传,本研究以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以朱军(1997)提出的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和上位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的株高、节数、粒重、粒数及总荚数等性状受基因显性效应影响,且显性方差比率最大;节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受加性效应的影响,但作用较小;株高和单株粒数也受到上位效应的影响,但作用较小.各形态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较高,但狭义遗传率却较低.单株产量与株高、粒数、总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在各遗传分量中,各相关系数以显性相关系数为主.  相似文献   
85.
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均为增加效应,增加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和钾肥对脂肪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获得绥农14号大豆品种21.5%以上的脂肪含量,相应的施肥措施为:施N量为0.07~0.13 g/kg,施P2O5量为0.11~0.37 g/kg,施K2O量为0.04~0.10 g/kg,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大豆品种绥农14的脂肪含量高于21.5%。  相似文献   
86.
大豆花粉管通道法转化lkt50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基因lkt50向大豆品种东农48和品系东农96-02导入.通过卡那霉素筛选,从所获得的种子苗中初选转化植株,进一步进行PCR、Southern blot及RT-PCR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在14株卡那霉素抗性材料中利用nptII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有7株PCR阳性,利用lkt50基因特异性引物有2株PCR阳性,并且2株Southern blot及RT-PCR检测均呈现阳性,因此认为花粉管通道法可以用于大豆的转基因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