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先后育成 30多个小麦品种 ,产量几上台阶 ,主要农艺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 ,大体趋势是冬性强度减弱 ,株高明显下降 ,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 ,产量潜力明显增大 ,品质性状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从临汾号小麦品种的演变规律及社会需求来看 ,今后小麦育种目标应为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综合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2.
晚播早熟节水小麦新品种沃麦608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麦60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耐晚播、早熟、节水,适宜在山西省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种植。2014—2017年山西省南部水地中熟冬麦区区试平均产量8 329.5 kg/hm~2,比对照增产5.8%。沃麦608生育期233 d,千粒质量40.9 g,穗粒数35.5粒,公顷穗数658.5万穗,株高82.7 cm。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02。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水地育种室培育的冬小麦品种晋麦45号49号的选育过程和经验。着重介绍了最新育成的冬小麦品系临汾125和临汾127,同时在小 量育种模式、品种适应性选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晋南冬小麦品种更替与再高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南部冬小麦主产区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多次品种更新 ,单产由 2 0世纪 50年代的6 34.5kg/hm2 提高到 90年代的 2 70 1.5kg/hm2 ,总产由 73.7万t增加到 2 6 9万t。分析品种演变规律和高产潜力 ,提出今后育种目标 :株形紧凑 ,叶片上举 ,株高 75~ 85cm ,穗数 52 5万~ 6 0 0万 /hm2 ,尽可能提高穗重 ,并把优质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山西省小麦品种的演变特点和优良品种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当前我省小麦育种及品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重点叙述了我省小麦育种方向,应加强突破型超高产品种、耐旱、节水型品种以及各类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明确提出现阶段我省育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经过试验,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定性,计算简便且分析容易,但比较粗放。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缺点是比较繁琐。所以在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用高稳系数法较简便容易;如需详细分析时,则用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准确可靠。同时对几种品种稳定性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回归系数的大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品种间稳定性差异程度的大小,其对稳定性的代表性要准确于其他稳定性参数。  相似文献   
18.
晋南冬小麦品种的变迁与再高产品种选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南冬小麦品种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其产量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各性状显变化。其中单产、总产、千粒重、穗粒数分别提高325.77%、264.99%、62.00%、31.54%,株高和成穗数分别降低30.26%和18.69%,经济系数提高了24.00个百分点。根据40a冬小麦品种变迁特点和规律,提出了选育再高产品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品种临汾8050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汾8050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用优质、早熟、大粒冬小麦临汾5064为母本与抗病、丰产、陕76-22为父本采用品种间杂交配制组合和系谱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5-200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084.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7.4%。2006-2007度年第二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539.7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5%。2 a平均产量7 312.13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0.45%。2006-200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313.1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0%。该品种基本保留了双亲丰产、稳产、中抗条锈、叶锈病、早熟、抗寒、抗倒伏等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特征特性,2007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肥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挖掘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5个矮秆超大穗小麦品种(系)作为父本,8个多抗丰产小麦品种(系)作为母本,按NCII遗传交配设计,采用8×5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4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亲本及杂种F1的株高、主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8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并在基因型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中A1、A3、A4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其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特别是穗长、主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而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是很理想的矮秆超大穗多粒亲本材料。母本中B5、B6单株穗数一般配合力较高,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可作小麦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多穗型亲本使用。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组合B5×A3单株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较低,可作为的矮秆、多穗、粒重高且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B2×A4主穗长、单株产量、单株穗数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较高,而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低,可作为矮秆大穗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长、主穗产量皆在70%以上,表明这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小,而狭义遗传力的分析除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产量、株高大于50%,其余4个性状均低于50%,说明受环境影响大,不宜早期选择,应该适当推迟选择的代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