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木薯新品种对肥料用量的反应,挖掘木薯高产的潜力.[方法]以木薯品种“桂热8号”、“桂热9号”、“桂热10号”以及“新选048”、“桂垦09-26”5个最新选育的喜肥木薯品种为材料,以品种的正常施肥水平作为对照,进行木薯的耐肥高产试验比较.[结果]①增施肥料能够显著增加茎叶产量.②增施肥料会降低木薯的干物率.③不同品种间的耐肥性不同,施肥量应根据品种间而有所差异.“桂热10号”与“新选048”适合高施肥水平栽培,其余3个品种桂垦09-26、桂热8号、桂热9号适合正常施肥水平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木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湖南冬闲田马铃薯氮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间其动态变化呈现为苗期低,块茎形成期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陧下降的趋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浓度的变化表现为地上部〉块茎;块茎中氮的含量均在块茎形成期最高,块茎成熟期下降。  相似文献   
23.
王庆华  李超  何邦令  宋勇  聂化东  赵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6-6257,6298
[目的]阐明球毛壳中抗真菌物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发酵液萃取、薄层层析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毛白杨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球毛壳ND35的抗真菌物质粗提物对杨树和苹果树腐烂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2种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是66.4%和72.6%。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是92.2%和80.4%。薄层层析分离和活性测定结果证明,抗真菌物质2号组分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结论]球毛壳中抗真菌物质对于树皮腐烂病有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人工饲养的成活率,对其年龄、摄食、繁殖习性、适应温度和窒息点及应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喜栖黑暗,适夜间活动觅食;生长缓慢;生存的最低临界温度为5℃,最高临界温度为33℃,适宜水温在20±1℃;易受惊吓,宜养于无外界干扰流动的水体中,有弱趋光性;溶氧低于2 mg.L-1时活动不正常,当水体温度在20℃时,叶尔羌高原鳅的窒息点为1.18 mg.L-1;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性比有所不同,属分批产卵型,成熟个体大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25.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的扦插快繁技术是近年来采取的一项新型、实施较为快捷的实用手段,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推广脱毒种薯,不但能够获得无病毒苗,而且缩短无病毒薯的生长周期,还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文章综述常见的与试管苗壮苗相关的因素,以及不同的光照条件、外源激素浓度、蔗糖浓度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稻草加地膜覆盖、敞土4种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无论从出苗速率、植株生长势、产量与效益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栽培方式,与敞土(CK)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增产,每667m2增收515.2元;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增产不显著;稻草覆盖栽培反而减产16.0%。改进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可提高春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27.
易拓  王馨  杨闯  朱杰辉  宋勇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6):1599-1605
为探究木薯的耐寒性及其在低温胁迫下抗渗透响应,对耐寒‘F200’木薯和低温敏感品种‘华南8号’(‘SC8’)木薯幼苗在人工低温条件下进行4 ℃低温处理,分别观测处理前和处理3、6、12、24 h下不同木薯品种生长表型情况以及渗透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F200’木薯幼苗上部和下部叶片出现轻度萎焉,而‘SC8’所有叶片均严重萎焉,顶部叶片甚至出现脱水现象;‘F200’木薯叶片受H2O2的损害轻于‘SC8’,相对于‘SC8’的损伤持续增加,‘F200’呈现先加重后减轻的趋势;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呈现先急剧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的含量均逐渐升高;低温胁迫下,‘F200’木薯的总叶绿素减少64.23%,且小于‘SC8’的78.15%,二者差异不显著;REC增加11.48%,且显著小于‘SC8’的188%;MDA增加14.74%,且显著小于‘SC8’的20.98%;Pro增加90.53%,显著大于‘SC8’的27.95%;SP增加12.96%,且大于‘SC8’的17.82%,二者无显著差异;SP增加45.18%,且显著大于‘SC8’的2.16%。可见,低温胁迫下,‘F200’木薯通过增强H2O2的清除能力、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途径,缓解了低温对木薯幼苗造成的伤害。低温耐受型木薯‘F200’和低温敏感型木薯‘SC8’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下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木薯种质资源耐低温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8.
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生物学特征及引种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严重捕捞,已经列入保护鱼类。随着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不断努力,近几年引种和人工养殖已获成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培育马铃薯健壮试管苗和长期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P333(多效唑),CCC(矮壮素)和Pix(缩节胺)对马铃薯试苗生长和保存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CCC质量浓度为200.00mg/L,Pix质量浓度为30.00~90.00mg/L时适合于培养壮苗;培养基中PP333质量浓度为0.15~1.20mgm时对增加马铃薯的节位、茎粗效果明显,但叶片过大、气生根过多而易出现早衰;培养基中CCC质量浓度为1200.00mg/L,PP333质量浓度为4.80mg/L时,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00d.  相似文献   
30.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lpE基因序列的保守片段设计合成引物,经plpE基因阳性质粒构建、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该PCR方法用于检测来自四川省6个规模化猪场的64份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肺部组织样品。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的敏感性为5×101拷贝的目的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A、B、D血清型)PCR均为阳性、APP和HPS等病原均为阴性;64份临床疑似样品中检出36份样品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6.2%。以plpE基因初步建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敏感性和可靠性,可用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