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1篇
  1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鄢洪海  陈捷  宋希云 《玉米科学》2009,17(1):139-142
从60条随机引物中选择12对组合,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共扩增出128条遗传标记,根据这些标记使用Statistic统计软件对菌株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最高相似系数为87%,最低为47%。22个供试菌株在连锁距离0.4范围内全部聚在一起,树状图上的菌株可分成5~6组。a组包括98-36、98-25、98-17、98-07、98-01和98-28菌株,是遗传基础最接近的一组。  相似文献   
72.
玉米叶夹角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述玉米叶夹角的遗传基础并定位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利用289份常用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测量玉米穗上叶夹角,对其进行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环境的穗上叶夹角数据呈正态分布,并且各个环境间的数据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采用MaizeSNP50基因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利用R平台下的farmCPU对叶夹角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4个环境中共检测到42个与玉米叶夹角显著关联(P0.000 01)的SNP,其中1,5,8号染色体在4个环境下都检测到与穗上叶夹角紧密关联的SNP标记。对筛选出的所有标记综合分析,共鉴定出15个与玉米叶夹角相关的SNP标记位点,分布在Bin1.02、Bin1.03、Bin1.06、Bin1.11、Bin2.05、Bin3.04、Bin5.03、Bin5.04、Bin8.03、Bin8.04、Bin10.07处。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发掘叶夹角基因位点及候选基因,对揭示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机理,加速玉米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我国种业要做大做强,人才培养是关键。校院教育合作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成功经验,结合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体系改革、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教育合作配套制度措施制定等方面构建校院教育合作种子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为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74.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用200 mmol/L NaCl溶液对耐盐玉米自交系E28进行盐处理,提取叶片可溶性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并用ImageMasterTM 2D 6.00软件分析,探究玉米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共有10个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其中4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出应激反应蛋白和类囊体腔19 KDa蛋白,可能是盐胁迫后植物营养生长及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秸秆还田配施适量氮肥(180 kg·hm-2)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然而在此模式下玉米产量提高的生理基础,尤其是光合性能方面还鲜有报道。基于11 a肥料定位试验,测定在玉米秸秆还田(SR)和不还田(NSR)条件下5种氮肥处理如N0(0)、N1(90 kg·hm-2)、 N2(180 kg·hm-2)、N3(270 kg·hm-2)和N4(360 kg·hm-2)的玉米产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CO2的导度及对水的导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NSR-N0相比,SR-N2处理对玉米产量和光合性能均有显著影响。SR-N2处理时的玉米产量比SR-N0 和NSR-N0分别提高48.5%和71.1%。SR-N4处理时的叶绿素含量比SR-N0 和NSR-N0分别提高10%和16.7%。SR-N2处理下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比NSR-N0处理下提高42.2%和21.3%。SR-N2处理下的胞间CO2浓度和CO2的总导度分别比NSR-N0处理下降低7.2%和12%。SR-N2和NSR-N2处理下对水的导度比NSR-N0处理下分别增加35%和42%。说明在秸秆还田(SR)配施适量氮肥如N2(180 kg·hm-2)条件下玉米产量的提高归因于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合成能力、较高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对水的总导度以及较低的胞间CO2浓度、对CO2的总导度。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拟南芥中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AtGol-3)在低温条件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tGol-3基因受到低温胁迫诱导;并且AtGol-3基因在低温诱导晚期大量表达,这与其上游受到低温诱导相关的DREB/CBF和ABRE等转录因子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7.
杂种小麦强优热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Ⅰ.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具特异性状的四类16个亲本完全双列杂交的120杂种为材料研究了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结果表明:多穗×多穗类型具最高的杂种优势;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低于农艺性状优势;产量与品质性状杂成势呈显著正相关,本文还首次提出了小麦“杂种优势型”的概念,认为通过不同类型品种的杂交,如本文中多穗类型与大粒类型的杂交,有希望获得到优势组合。品质性状的杂种势多随双亲性状值的提高耐减小,杂种优势及超标优势多中×中类  相似文献   
78.
甜糯玉米鲜食商品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3414"试验设计,以甜糯玉米万糯1号为试材,研究了氮肥、钾肥、密度3因素对甜糯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鲜穗粗和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商品穗长和鲜穗产量增加,鲜穗粗则先增后降;当密度增加时,鲜穗产量增加,但商品穗长和鲜穗粗降低;密度是影响甜糯玉米鲜食商品性的主要风险因素;参试3因素分别与鲜穗粗、商品穗长和鲜穗产量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以标准商品穗长17 cm为目标穗长,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分析,获得了万糯1号鲜食商品化最优栽培措施组合,即施用N(130.3±14.3)kg·hm-2,施用K2O(74.4±6.8)kg·hm-2,种植玉米(52 759±1 017)株·hm-2。  相似文献   
79.
小麦矮秆突变体DC20是经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得到的,表现为赤霉素敏感型。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突变体矮秆性状与GA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共检测编码GA合成途径关键酶和编码信号转导途径作用因子的10个关键基因。其中,编码内-贝壳烯杉氧化酶(KO)的GA3基因和编码正调控因子基因GAMYB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下调倍数分别为20.0、3.1;2个编码负调控因子基因GAI和SPY显著上调,上调倍数分别为2.3、1.3。外源GA3(赤霉酸)处理能够抑制编码负调控因子基因GAI、SPY和RGA的转录,而GA合成关键酶基因GA3及正调控因子基因GAMYB转录水平显著升高表明DC20矮秆基因对GA相关途径的受外源GA3的调节。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了利用免疫化学方法鉴别小麦胚乳贮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Dx5 1Dy10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Dx5 1Dy10和1Dx2 1Dy12亚基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不同,利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鉴别小麦胚乳贮藏蛋白中是否含有1Dx5 1Dy10亚基,鉴别的准确度受抗体种类、抗体浓度及包被蛋白浓度的影响;HMW-GS在F_1籽粒中表现为倾母遗传。免疫化学测定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所需样品少等特点,可用于育种早代的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