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4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茶树锰素营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是茶树生生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缺锰会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就近年来国内外茶树锰素的研究进展,包括茶树体内锰含量、茶树对锰的吸收利用、茶园土壤锰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茶树缺锰的诊断、茶园中锰肥的施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2.
采用HPTLC以及HPLC分析测定茶多酚在HSCCC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应用16组Oka两相溶剂体系并采用配方试验设计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利用HSCCC分离茶多酚的较优条件为:环境温度20℃,转速750 r/min,固定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1:5,流动相速率2 mL/min,初始流动相水,120 min时转换为甲醇:水=1:5进行梯度洗脱.  相似文献   
23.
茶树硼素营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硼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硼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茶树硼素营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发酵是红茶加工中最关键环节,技术难度大。目前国内大部分红茶发酵设备作业时,揉捻叶静止堆积在发酵箱内,通气及控温装置放置在发酵堆外,发酵堆内外温湿度、氧气供应差异大,发酵堆温湿度反馈及精度控制误差较大,鲜叶进出料及翻堆耗费大量人工。现有发酵设备的工作连续性、方便性及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本文设计的红茶发酵设备采用相互独立式子发酵室组合形成发酵室,每个子发酵室底内安装有温湿度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更加精准;同时将子发酵室底设计为多翻板组合结构,通过翻板平面与竖立状态相互转换,可使发酵叶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往下在各子发酵室中迁移形成流式形态,达到连续式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在山东茶产区的发生与危害规律及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温度、湿度的关系。假眼小绿叶蝉繁殖最适温度为20~26℃,温度高于26℃时,繁殖能力急剧下降。一年发生9代,比南方茶区少2个世代,以单高峰发生为主。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生长发育速度加快。80%~90%的湿度有利于卵的孵化和生长发育。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6.
中国黑茶对FXR及LXR核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六堡茶、普洱茶六种黑茶,并以沱茶、米砖茶为对照材料,研究黑茶对FXR核受体及LXR核受体的活性。结果显示,黑茶具有良好的FXR核受体活性,同时,普洱茶还具有很好的LXR核受体活性;而沱茶乙酸乙酯洗脱组分具有增加FXR受体敏感性的作用。因此,黑茶具有调节胆固醇及糖代谢,有较好的抗代谢综合症活性。  相似文献   
27.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测定黑茶脂溶性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以米砖茶、沱茶和绿茶为参照,分析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中的脂溶性色素。结果发现,不同黑茶中脂溶性色素的组成及含量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茶园覆草、遮阴等方面研究了北方茶园种植无性系茶苗各项技术对茶园用水、茶苗长势和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有着茶多酚的许多功能,其中儿茶素对肾病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儿茶素的功能、儿茶素在各种肾病的作用、儿茶素对肾病中NO的作用做些总结,以期为儿茶素药理研究的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30.
以3种不同颜色的防虫板为试材,以茶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颜色防虫板对北方茶园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颜色防虫板对茶蚜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篮板;其累积诱虫效果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篮板;黄板田间防治效果和粘虫效果最好,田间防效最高,达88.4%,粘虫效果为164.6头·m-2·d-1,最适宜北方茶园茶蚜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