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38篇
  23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低温胁迫对黄瓜花叶病毒CMV-BG株系cp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黄瓜花叶病毒与三生烟互作后CMV cp基因序列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植物RNA病毒的进化机制。用黄瓜花叶病毒北京甘蓝分离物(CMV-BG)侵染三生烟不同单株,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温和低温)培养30 d后,对CMV cp基因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侵染低温组植物CMV的cp基因多态性(Pi=0.001 76)高于常温组(Pi=0.001 14),IFEL分析检测到低温组第48个氨基酸位点为正选择位点,初步表明低温胁迫有助于提高CMV-BG cp基因序列的多态性,温度胁迫是植物RNA病毒与宿主互作过程中基因序列变异的一种重要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拼合时间,根据藏北地区中部侏罗纪生物礁发育的层位和其变化规律及含礁地层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认为该缝合带中段拼合于中侏罗世末期或晚侏罗世初期(沙木罗组沉积期之前),生物礁的生长代表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拼合后的残留盆地浅海相沉积。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洋盆裂谷阶段(~P1)、初始洋盆和成熟大洋阶段(T~J2)、洋内俯冲(J2~J3)、残余洋盆阶段(J2~J3)、洋盆消亡闭合阶段(J3~K1)。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分析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能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提供科学依据。文中采用四参数Weibull分布描述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火场面积分布规律,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承灾主体因子、灾害管理因子、孕灾环境因子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面积间关系,基于全国森林火灾数据分别建立灰色系统理论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ARIMA模型,并采用Markov随机过程改进已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分布呈左偏正态分布,火场面积呈倒J型分布,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分布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63和0.66;承灾主体、孕灾环境和灾害管理对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影响程度依次减小,人工林面积、累年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平均差值、年最低气温平均日数与森林火灾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影响森林火灾的因子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火场面积间存在指数型关系;不同模型对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火场面积拟合优度次序为BP模型、GM(1,1)-Markov模型、BP-Markov模型、GM(1,1)模型、ARIMA模型、ARIMA-Markov模型,采用Markov过程能显著改进GM(1,1)预测模型对火灾随机性的预测效果,可以更好地反映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4.
以NaOH改性的荔枝皮和壳聚糖为原料,在适当的吸附时间、搅拌速率和pH条件下,采用滴加成球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通过其对Cr(Ⅵ)的吸附试验,研究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吸附时间、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的投加量对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对Cr(Ⅵ)的吸附最佳条件为:初始浓度为120 mg/L,初始pH值为1,吸附溶液体积与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投加量的比是100 m L∶0.2 g,吸附时间为240 min。(2)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基本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3)通过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其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在室温下,最大的吸附量可达到108.7 mg/g。(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吸附前比吸附后表面粗糙,孔隙多。(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中含有壳聚糖与改性荔枝皮中绝大多数的官能团,起主要吸附作用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酰胺基。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医学和兽医科技进步,各种诊断设备和技术的出现,使许多原来不明的人畜病死原因明朗化,人们开始关注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于是,公共卫生这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6.
高产小麦品种绵麦37号灌浆特性及冠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绵麦37号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绵麦37号具有植株叶型紧凑,通风透光好,光合作用强,整个灌浆过程千粒重较高等特性。因此在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07.
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Arg)对肉鸭生长、免疫器官重量和结构的影响。选用96只0日龄(刚出壳)樱桃谷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分别饲喂Arg缺乏的基础饲粮(Arg含量为0.62%)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50%、1.00%Ar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内测定肉鸭的生产性能。21日龄时,屠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并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饲粮缺乏Arg显著降低肉鸭的增重(P0.01)和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P0.05);显著降低胸腺、脾脏指数(P0.05),而对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Arg使鸭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脾小结体积变大,法氏囊皱襞发达。说明饲粮Arg水平显著影响肉鸭生长和免疫器官的发育,饲粮Arg含量为1.12%时最佳。  相似文献   
108.
毛囊是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独特的可再生器官,其周期性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了研究毛囊差异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文章以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期毛囊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方法,检测6~10月皮肤毛囊差异基因表达变化情况,寻找对绒毛生长及质量具有调控作用的特异表达基因。试验发现,多数差异基因分别在初级毛囊(PF)的7、8月份和次级毛囊的(SF)8、9月份表达;在绒毛生长期的相邻月份中,发现FAM83C、LOC102185501、FYCO1、CTTNBP2NL、C6orf132、KRTAP29-1 和 CRYBG3 7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呈现相同的表达趋势,且在次级毛囊上的表达变化均比初级毛囊滞后1个月。综上所述,次级毛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将为绒毛周期生长发育和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使用1500~2500倍,对疮痂病防效89.66%~86.89%;对砂皮病防效83.95%~80.72%.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WP对疮痂病防效79.10%、对砂皮病防效73.29%.10%苯醚甲环唑WG在设置的使用浓度下对柑橘疮痂病、砂皮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特优269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配的早籼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12年早造在广西玉林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村示范种植7.09 hm2,项目采用提前播种、稀播培育壮秧;小苗规范抛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加强追肥;合理灌溉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特优269平均产量达11.13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