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4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rxS基因的表达及其对大麦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TrxS基因对大麦种子发芽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为TrxS基因对大麦种子代谢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以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株系为材料,从分子水平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明TrxS基因在RNA水平上能够表达;转基因大麦籽粒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明显提高,发芽1-5d转基因大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5.86%、75.24%、118.51%、71.02%和22.99%,β-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9.29%、14.68%、35.47%、23.62%和2.67%;种子的发芽能力提高。【结论】TrxS基因能够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52.
以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对小麦群体动态及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多穗型小麦品种周麦18在10月上中旬播种,其群体结构、群体光合速率(CAP)、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较优,最终产量最高;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在10月19号播种的条件下,上述各性状最优,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3.
山西省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潜力的评价是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基础,也是确定高效农业投资方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依据。山西省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为800—1500公斤/亩,光能利用率3%左右;光温生产潜力为700—1100公斤/亩,光能利用率2.4%左右;气候生产潜力为400—600公斤/亩,光能利用率1.1—1.4%;现实生产水平不足200公斤/亩,光能利用率仅0.54%左右,小麦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应采取以培肥地力为中心中综合技术。把东西部丘陵山区作为重点,通过提高水分利用率,开发小麦气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4.
小麦冻害类型与小麦受冻致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几年多发的小麦冻害类型、冻害特征对小麦受冻致死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5.
土壤硼毒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高硼土壤面积的分布,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硼处理研究表明,土壤硼毒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黄叶率增加,干物质生产受阻,根系分布浅、根量小,而且根系比地上部分对硼毒更敏感。品种基因型之间对硼的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植株体内硼浓度随品种基因型和土壤硼含量的不同也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6.
以郑麦9023叶片为材料,利用序列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克隆了春化基因VRN-1,并通过0~2℃冰箱模拟春化处理0、10、20和30 d,对该基因在一叶期至九叶期叶片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PCR分析表明,VRN-1基因在郑麦9023的A和D基因组中均为隐性,在B基因组中为显性,基因等位类型为vrnA1VrnB1vrnD1。在克隆VRN-A1、VRN-B1和VRN-D1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3个等位基因的特异引物,并利用该特异引物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未经春化处理的条件下,一叶期VRN-A1和VRN-D1均未检测到表达,而VRN-B1已有较低水平的表达;从三叶期开始,3个等位基因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并一直持续至开花期。在春化处理10、20和30 d条件下,VRN-1的3个等位基因在一叶期就出现较高水平的表达,并保持至开花期。  相似文献   
57.
DNA甲基化(m^5 C)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甲基结合域蛋白(MBD)是能特异识别甲基化位点的反式作用因子。为了探讨小麦中MBD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拟南芥MBD基因的EST为基础,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PCR方法分离克隆了包含ORF的小麦甲基结合域蛋白基因TαMBD3。序列分析显示,TαMBD3具有典型的甲基结合域,其中包含了能与甲基化DNA相结合的保守氨基酸残基。组织表达特性分析表明,nMBD3在幼穗和茎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器官。采用电子定位的方法,将nMBD3基因初步定位在6AS1—0.35—0.65和C-6BL3-0.36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58.
水肥一体化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与产量的影响,于2016—2018年2个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氮(N)肥水平N1(180 kg/hm2)、N2(240 kg/hm2)、N3(270 kg/hm2)和3个水分(W)水平W1(生育期不灌水)、W2(生育期灌2次水)、W3(生育期灌3次水),9个处理分别为:W1N1、W1N2、W1N3、W2N1、W2N2、W2N3、W3N1、W3N2、W3N3。结果表明:连续2年,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期和成熟期达到最大,与W1N1处理相比,W3N2处理下小麦开花期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平均干物质转运量、平均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平均贡献率分别增加32.11%、13.34%、48.66%、56.34%、42.93%;连续2年,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在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达到最大,与W1N1处理相比,W3N2处理下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平均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21.98%和20.30%;在小麦成熟期,与W1N1处理相比,W3N2处理下小麦茎+叶鞘平均氮素积累量、穗轴+颖壳平均氮素积累量、籽粒平均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平均氮素转运量、平均氮素转运率和营养器官氮素转运对籽粒平均贡献率分别增加20.19%、27.65%、35.99%、47.51%、20.91%和6.04%;连续2年,与W1N1处理相比,W3N2和W3N3处理下小麦平均产量分别增加31.88%和15.28%。研究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下W3N2处理是本试验的最优处理,能够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9.
小麦春化发育相关蛋白质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对不同发育特性的小麦品种 ,进行春化、脱春化处理 ,经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在冬小麦春化过程中 ,不仅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 ,而且有新蛋白质的产生。英国Mercia品种与中国京 84 1都产生 5 3.2、4 6kD两种新的蛋白质 ,且在春化、脱春化中稳定存在 ,这两种蛋白质正是春小麦有而冬小麦未经春化没有的 ,表明这两种蛋白质的产生与冬性小麦春化过程密切相关 ;同时在春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 (POD)、酯酶 (EST)酶带及活性发生显著变化且产生了与特异蛋白质分子量 (5 3.2kD)接近的新带 ,表明POD和EST与小麦通过春化发育有一定相关性 ,而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与春化发育相关性较小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春化发育基本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硫氧还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氧还蛋白 (thioredoxin,Trx)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中 ,是一种低分子量 (12 KD)、有还原双硫键活力的蛋白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它是重要的酶活力调节蛋白 ,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文章主要以植物硫氧还蛋白为对象 ,对前人在硫氧还蛋白的分类、理化特点、生物功能等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