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2种类型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能量代谢进行了双向比较研究。败育籽粒的呼吸强度在授粉后的0 ̄8d(0 ̄8DAA)即明显低于同期发育的正常籽粒,到8DAA之后呼吸强度明显减弱,进入表现衰败期。进一步对籽粒的ATP含旦、ATPase活性测定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研究认为:在败诱导期(0 ̄8DAA),败育类型顶部籽粒能量代谢水平较低是其库活性不足乃至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在华北平原区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传统耕作方式使该区的农业生产不可持续。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保水保土的生产技术,对该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原理及保护性耕作的历史与发展,归纳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对播种、出苗、田间杂草、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的保护性耕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的害与防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有效施用氮肥提供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及分配比例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0 kg/667 m2时,在苗期施肥比大喇叭口期施肥能获得更大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施氮肥有利于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施氮量为20 kg/667 m2,施用时期及分配比例为苗肥30%+大喇叭口肥60%+花粒肥10%的处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最大增长速率、平均增长速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锰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早期生长,加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结实率[1].同时锰还是叶绿体和许多酶的构成成分,直接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缺锰的玉米苗期从叶尖到基部沿叶脉间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色条纹,影响玉米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港流域地下水超采导致水分极度匮乏,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成为该区夏玉米生产的关键。该文利用黑龙港流域1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6—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需水量、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292.89~361.56 mm,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需水量362.82~444.04 mm,呈"南部高,北部低"的趋势;近50年总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需水量的变化与平均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高度正相关;全区干旱发生频率为48.30%,其中南部超33.3%,中部及北部超66.6%;黑龙港中部和北部在成粒和灌浆阶段出现干旱的几率较大,南部在成粒阶段出现干旱的几率较大。该研究为黑龙港夏玉米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8个不同遗传类型的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形态结构和发芽特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遗传类型(除甜质型外)玉米种子的百粒重与内部贮藏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吸水与其化学成分、皮层厚度和胚乳质地有关;马齿型、半马齿型、高油型和高蛋白型的种子活力较高,而硬粒型、糯质型、甜质型和爆裂型的种子活力较低。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1975~2002年审(认)定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阈值为11.5时,春夏玉米基本能够被分开;当阈值为3.5时,可将河北省审(认)定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分为五大类群:高秆、晚熟、高产型;高秆、中晚熟、中产型;高秆、中熟、高产型;中秆、中早熟、中产型;矮秆、早熟、低产型。  相似文献   
19.
保水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保水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能明显改善土壤的供水状况,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根系活力和玉米抗旱能力,维持植株正常生理代谢,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玉米抗旱性鉴定原理、方法、指标、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作物遗传育种学的角度,指出了今后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