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国情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农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加强民族自豪感、基本国策、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热爱家乡和科学发展观等国情知识的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MAPGIS为工作平台,以莱西市为例,探讨了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为依据,进行土壤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流程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优势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过花生及花生连作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深松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深入了解深松对产量的影响,2013—2017年连续5年进行了深松试验,初步证明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采用保护性耕作免耕后,实施深松能取得明显增产效果。夏深松的效果优于秋深松,5年平均值夏深松比不深松增产5.9%,比秋深松增产2.3%,同时作业费用较低,大面积应用有利农户增产增收。但在夏季干旱严重又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仍需采用秋深松。深松对作业当季产量影响最大,试验的8季收获中6季为当季产量最高。连续多年深松存在明显的增产效应递减现象,夏深松第1年增产18%,此后逐年降为6.3%、3.9%、3.4%、1.7%。增产效应递减反映出深松对产量影响的两面性:既有疏松土壤、增加田间持水量等正面影响,也有降低播种质量、迟缓土壤有机质积累、减少土壤细菌数量等负面影响,负面影响逐年增大,深松增产效应逐步下降。当增产幅度低于2%时,深松将增产不增收。从本试验看,夏深松第5年、秋深松第3年增产幅度降至投入大于产出的拐点。合理的深松周期需因地制宜,尚需通过进一步试验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莱西市农田土壤资源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县域土壤数据库,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类型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选取生产性能、土地管理、立地条件、剖面组成、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6个方面13个影响要素作为参评因素;采用特菲尔法给出隶属度,利用AHP法确定权重,运用MAPGIS软件对山东省莱西市农田土壤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莱西市农田土壤资源地力主要以二、三、四等地为主,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8.0%、39.0%和20.7%。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0.00%(清水对照)、0.25%、0.50%、1.00%和2.00% 5个木醋液浓度。测定棉花生长指标、冠层光谱、叶绿体荧光、光合效率等指标,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木醋液和所测定指标的关系,并拟合木醋液浓度和棉花产量方程,估算产量峰值所对应的木醋液浓度。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1.00%处理的效果最好,籽棉产量增加15.6%,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05)增加47.2%,最大量子产率(Fv/Fm)和反应中心的性能指数(PIabs)分别增加10%和205.5%,净光合速率增加24.2%,其次是0.50%和2.00%处理。通过拟合木醋液浓度和棉花产量方程得知棉花产量随着木醋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叶面喷施1.22%浓度的木醋液的情况下可获得最高产量。相较于2.00%处理,1.00%处理更接近于施用1.22%浓度的木醋液,所以推荐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叶面喷施1.00%浓度的木醋液以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学实验教学绩效评价的思路、原则、方法和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高等学校专业课实验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测方法,以期对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对学生实验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潮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潮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在日光温室内设置不同用量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菜田施用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收获期高量有机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明显。施用菌渣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多种酶活性,脲酶和蛋白酶活性随着施用量加大而增高;不同用量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在黄河入海口附近滨海重盐碱地上的改良效果,选择出适合于该区滨海重盐碱地上的盐碱改良剂。[方法]选用禾康、磷石膏、微生物菌肥、土生、药肥和有机肥在黄河三角洲毛坨试验站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分析不同盐碱改良剂对滨海重盐碱地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改良效应。[结果](1)所有改良剂均能显著降低盐碱地土壤容重,增强土壤通透性,尤其是磷石膏和禾康效果更显著;(2)所有改良剂使土壤电导率明显下降(至少15.9%以上),具有较好的压盐降盐作用。(3)对盐碱棉田脱盐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盐碱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剂是磷石膏和禾康;(4)所有改良剂均能增加盐碱地土壤微生物量,增强土壤呼吸,其效果最好的是有机肥和有机肥菌肥混施处理;(5)能较好地改善盐碱地土壤肥力,提高棉花产量的改良剂是有机肥及有机肥菌肥混施处理。[结论]磷石膏、禾康、有机肥及有机肥菌肥混施处理均能明显改良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