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北恩施州内茶叶加工企业的耗能设备及能源等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恩施州现有茶叶加工企业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尤其是杀青与干燥环节,为了使茶叶加工实现清洁化,能源利用合理化,建议以电能作为主要替代能源来改变茶叶加工企业的能耗现状。  相似文献   
42.
为了丰富和改变恩施州的茶树品种类型,为茶树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恩施州共引进中茶108、中茶102、中茶302等7个茶树品种。由于茶树引种是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的环境及茶树品种,因此,研究并分析了恩施州内年平均气温、年均降水、太阳辐射总量等生态条件,观察记录了这些茶树品种的适应性、抗性、品质特点,以及物候期、基本形态特征、生化成分等,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审。  相似文献   
43.
茶园机械化管理是解决茶产业劳动力短缺的有效措施,茶园内环式栽培模式符合农机农艺结合,农机优先的要求,为山区茶园实现机械化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按内环式栽培模式要求建设新茶园,可确保茶园管理机械的正常作业。为此,阐述了内环式栽培模式的核心技术及相关参数,实现了机械平整土地、起垄覆膜、除草施肥等技术环节所需的机械选择及其操作要求。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使茶苗成活率达95%以上,可满足一年封小行的目标,节约劳动力成本70%,是山区茶园实现机械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4.
采用新研制的滚筒分级机,以一芽一叶至一芽四叶的混合鲜叶为原料,先后优化了滚筒分级机的集叶区域,同时比较了不同形状(正方形、椭圆形和六边形)和不同面积(3.5~8.0 cm~2、4.5~10.0 cm~2和5.5~12.0 cm~2)的筛孔、不同倾角(4.5°、5.5°、6.5°、7.5°和8.5°)和不同转速(12 r/min、14 r/min、16 r/min、18 r/min和20 r/min)对鲜叶分级效果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鲜叶分级机的设备特性和分级效果。结果发现:新研制的滚筒分级机配备六边形筛孔,筛孔面积4.5~10.0 cm~2,倾角5.5°,转速16 r/min,目标芽叶分级率超过85%,该分级机操作简单,噪音小,分级率较高,为鲜叶品质提升与茶叶加工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45.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树冠未长成前,或经台刈后茶园尚未恢复前,地表裸露大,尤其是高山茶园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水土保持工作更加重要。即茶园覆盖与敷盖是茶园水土保持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茶树的成长及资源的维护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6.
通过生物源农药茶皂素、印楝素和短稳杆菌分别与苦参碱混配,在茶网蝽若虫为害高峰期采用喷雾法对茶网蝽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初步筛选出对茶网蝽防效较好的农药混配剂。结果表明,茶皂素+苦参碱、印楝素+苦参碱、短稳杆菌+苦参碱3种混配药剂中,茶皂素+苦参碱对茶网蝽的防效最好,且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因此,茶皂素+苦参碱在茶网蝽的防治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7.
就茶树"二段法"快繁育苗水培和土培阶段日常管理技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我国部分茶区茶网蝽暴发成灾,缺乏高效安全防治技术。以低水溶性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为对象,从施药方法、药剂种类、药剂浓度、农药残留等方面,研究了茶网蝽药剂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背负式机动弥雾机施药的防效显著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且防效随施药用水量增加显著提高。8种低水溶性化学农药单剂中,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对茶网蝽具有很好的防效,其有效成分用量分别在1.31、22.50、11.25 g·hm-2时,施药后7 d防效可达90%以上,且干茶中的农药残留量均低于中国、欧盟等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唑虫酰胺效果次之,施药后7 d防效为60%~70%;而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噻嗪酮等低水溶性农药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3种复配化学农药中,高氯·吡丙醚效果最好,施药后7 d防效可达89%。3组植物源农药中,除虫菊素效果最好,其有效成分用量在45.00 g·hm-2时,施药后7 d防效可达90%;印楝素与藜芦碱混配、印楝素与苦参碱混配,对茶网蝽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综上所述,通过背负式机动弥雾机施用拟除虫菊酯类化学农药和除虫菊素,是一种高效安全防治茶网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测定30%茶皂素水剂对茶脊冠网蝽及蜘蛛的毒性,为茶脊冠网蝽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叶片浸药饲虫法测定了30%茶皂素水剂对茶脊冠网蝽2-3龄若虫的毒性,采用药膜法测定了30%茶皂素水剂对机敏异漏斗蛛Agelena difficilis和白斑猎蛛Evarcha paralbaria的毒性.同时,研究了30%...  相似文献   
50.
正恩施玉露内含成分丰富,具有外形紧圆挺直显毫、翠绿油润,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爽、汤色绿亮、叶底绿亮匀整的品质特征。恩施玉露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蒸青绿茶,以其独特的蒸汽杀青工艺和外形独树一帜,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在传统加工过程中,恩施玉露的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摊凉、铲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拣选等过程,其中以整形上光为形成其品质特征的重要工序。然而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