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95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04篇
  92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基于微卫星标记建立翘嘴鳜亲子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个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亲子鉴定分析。结果显示,22个家系翘嘴鳜个体中共观测到95个等位基因,其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578(0.219~0.800)和0.607(0.200~0.806),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552(0.187~0.787)。通过软件Cervus统计分析得到9个微卫星座位累计排除率为99.9658%,在27个可能的父母对条件下,混养养殖家系后代个体鉴定准确率为91%,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这些多态微卫星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翘嘴鳜优势家系的鉴定和分离,通过验证的微卫星标记建立的亲子鉴定技术为基础选育翘嘴鳜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家系,为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翘嘴鳜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1施肥时间要“早” 秋施基肥在时间上力求要早.最适宜的时间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底.这时正是果树根系1年生长中最后一个高峰期。①土温适宜,墒情好.利于肥料熟化,易被根系吸收利用。②伤树易愈合,并能促发大量新根。增加吸收功能。实践证明9。10月施肥铲断的根到封冻前伤口全部愈合,并能长出1~2cm长的新根,肥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3.
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日光温室内青椒的最适合灌溉技术,在日光温室内分别对青椒进行了滴灌、小管出流和沟灌3种灌溉方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青椒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相同阶段所测叶绿素含量,滴灌>小管出流>沟灌,且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用显著性水平α=0.1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产量有显著影响,青椒产量以滴灌最高,小管出流次之,沟灌最低;通过不同处理比较发现,沟灌、滴灌、小管出流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6.17、35.13、31.59 kg/m3。故日光温室栽培青椒比较适合采用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44.
泰优553是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泰丰A与强优恢复系R553配组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粒形细长、垩白少、整精米率高、食味佳、适应性广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5.
2007年夏季,在一般大田常规栽培条件下,通过分期采摘茎尖的方法,对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的薯块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随着采摘茎尖次数的增加,薯块产量呈直线函数降低,其曲线方程为Y=-2009.6X+35776(R2=0.9417﹡﹡)。⑵不同品质性状受采摘茎尖次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糖变异最大,淀粉、蛋白质和烘干率变异较大,脂肪、纤维和维生素C变异较小,灰分变异最小。⑶采摘茎尖3次时,烘干率、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和纤维含量均居首位,可溶性糖含量居第二位,维生素C含量居第四位,薯块的综合品质达到最优,这时薯块实际产量为29527.5kg/hm^2,占对照薯块实际产量的84.6%,可以作为最佳采摘次数。  相似文献   
46.
李波  刘启航  周强 《农业工程》2013,(Z1):21-25
依据果园昆虫生物群落的趋光特性,利用研制的LED光源及控制系统,进行了LED光源波谱光照强度、频闪、调控光照对果园昆虫诱导效果测试,并分析了影响果园昆虫群落趋光上灯及维持的因素。结果表明: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敏感波段为蓝紫波段,小型昆虫为蓝绿波段,益虫为紫光波段,且大部分果园害虫倾向于弱光,而鞘翅目害虫倾向于强光;果园害虫视觉系统对夜间微弱光的依赖性,其趋光行为具有易激发性,而其趋光视觉敏感光谱决定了趋光感知的程度,光照强度影响了趋光上灯行为的强度和趋光激发范围的程度;亮3min灭1min、光源光照强度为950lx的25W蓝紫光的亮灭周期调控开关效应,可有效抑制昆虫视觉对连续光刺激的适应性及趋光惰性,诱杀果园害虫的总体效果相对较好,相比于同类产品,理论节电达到25%,且能有效调控及维持果园害虫生物群落,然而,果园害虫趋光视觉刺激的最佳性频闪频率及调控光照刺激周期,对果园害虫的诱杀效果及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温室内采用的供试作物为青椒,在土壤水分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下限为60%~70%,以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比计)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日光温室小管出流和沟灌2种灌溉方式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青椒叶绿素含量及长势、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层深度为5、15、25、35 cm时,小管出流的土壤温度较沟灌依次高0.24、0.23、0.17、0.30℃。在灌水前后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含水率均大于沟灌,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下青椒的叶绿素含量较沟灌高6.8%,产量较沟灌增产34%,水分生产率比沟灌提高了0.9倍。  相似文献   
48.
作为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水资源没有得到科学的利用,不能满足以后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开发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寻求开发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优方案,确保在开发区以后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区域水资源配置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49.
利用黄土区燕沟流域42场模拟降雨下土壤水分观测数据,研究2种坡度的草地、灌木地在不同经营方式(原状地、刈割地、翻耕地)下的土壤水分对模拟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5次降雨补充下,依据土壤水分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指标,0-100cm土壤水分受土地经营方式影响表现为,原状草灌地土壤水分可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刈割地全剖面为相对稳定层,翻耕地可分为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2)单次降雨事件则随降雨量增加,各经营方式下的水分活跃层逐渐变薄或消失,次活跃层变厚,而相对稳定层变薄,整个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趋于一致。3)对于受高强度降雨补充的土壤水分变异性分层,建议采用更加灵敏的土壤水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判别标准:活跃层,标准差大于1.4,变异系数大于0.12;次活跃层,标准差1.4-0.9,变异系数0.12-0.08;相对稳定层,标准差小于0.9,变异系数小于0.08。4)坡度越小,土壤水分越高,坡度对草灌木地、刈割地的影响较翻耕地显著,且对50-100cm层水分影响远大于对表层0-50cm的影响。总之,降雨后土壤水分0-100cm层不断增加,且剖面土壤水分逐渐一致,土地经营方式、坡度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化强度和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表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是全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盘锦双台河口湿地退化严重,为了挽救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命,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对盘锦双台河口湿地进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通过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研究,提出为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考虑湿地自净能力、污水处理量逐年提高的水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