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19篇
  129篇
综合类   709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06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延安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29种,病害14种;通过普查结合田间详细观察、借助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黄色粘虫板和黄色粘虫带等器具,基本掌握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摸清主要病虫害种类基础上,对危害严重、发生范围广的病虫害进行了无公害防治试验研究,筛选出了贴更海棠锈病、芍药白粉病、介壳虫类、桃粉蚜等无公害防治药剂和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2.
湖南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3对SSR引物对2010年从湖南19个县(市)种植的44个水稻感病品种上分离到的16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0.8的相似水平上将供试菌株划分为8个宗谱,其中L01宗谱为优势宗谱,占总菌株数的66.86%.病菌宗谱与菌株来源地及寄主品种之间关系复杂,来源于相同地区或来源于同一寄主品种的菌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但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程度不一,小种的分化程度与当地的地形地势以及该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数量有一定关系.高海拔山区比丘陵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更丰富;在某一地区栽培品种组成多样化程度越高,该地区的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越丰富.  相似文献   
53.
以糖液浓度(40%~60%)、渗透脱水温度(30℃~60℃)和浸渍时间(2~8 h)为因素,以失水率(WL)和固形物增加率(SG)为响应变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的渗透脱水条件。根据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试验,以失水率最大和固形物增加率最小为指标对渗透脱水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番木瓜渗透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糖液浓度60%、温度52.95℃、浸渍时间7.33 h。  相似文献   
54.
内单314是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选系M5168为母本,自选系M34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单交种,需≥10℃活动积温2800℃.d以上。  相似文献   
55.
生长阶段及温度对微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大溪地球等鞭藻(Isochrysis galbana daxid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实验对象,探讨批次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温度处理的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微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总ATP...  相似文献   
56.
利用1961-2014年湖北省主产县油菜产量统计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及干旱、湿渍害对油菜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因生育期不同而存在差异。油菜开花期以前对低温敏感,开花期以后对高温敏感;苗期和蕾薹期对干旱较敏感,开花期和角果期对湿渍害更敏感;日照时数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受水分状况的制约,在干旱状况下日照偏多不利于产量形成,偏湿状况下则表现为日照越多越有利于产量形成。在各限制因子中,以湿渍害发生频率对油菜产量的影响最高,其次是干旱和冻害。湿渍害对产量的影响以高湿寡照的次生灾害影响较土壤偏湿的直接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7.
3WZF-400A型果园风送喷雾机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WZF-400A型果园风送喷雾机通过安装直线导流板引导了气流速度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轴流式风送喷雾机农药浪费以及防治效果差的问题,但仍无法使靶标区域的气流速度分布与作物冠层轮廓匹配。本文以计算流体力学为手段,对该型喷雾机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数量和角度的短导流板进一步引导喷雾机气流场,并建立了对应的气流速度场分布模型。通过对比选取最佳的改进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与喷雾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导流板数量为2,喷雾机导流板角度组合为45°、15°、-15°和5°,且风机风速为20m/s时,在靶标处的气流速度分布能够与作物冠形轮廓匹配,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喷雾机实际气流速度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以雾滴覆盖率为指标评价了改进设计后的喷雾机喷雾性能,并与改进前的喷雾机喷雾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雾滴能够在垂直平面内按照作物冠形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58.
防虫与化控措施对罗汉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罗汉果的种植地域,以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采用防虫网和化学调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罗汉果在低纬度高温地区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利用防虫网可以有效控制罗汉果病毒病的感染及其传播,采取化学调控措施可以促使罗汉果提早现蕾开花,提高罗汉果植株现蕾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59.
植保无人机动态变量施药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我国植保无人机施药系统控制方式单一,施药流量无法根据飞行参数自动调整造成的雾滴分布不均匀、重喷、漏喷等问题,设计了基于ARM架构单片机的施药控制系统,提出基于PWM(脉宽调制)的施药流量控制方法,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施药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测。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地面站控制软件,实现对施药系统的远程控制和作业数据存储。基于3CD-15型单旋翼无人机平台对动态变量施药系统实际作业性能及施药效果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飞行速度为0.8~5.8 m/s时,该动态变量施药系统可实现施药流量与飞行速度自动匹配,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间平均偏差为1.9%,实际施药作业优选飞行速度为3.91~5.10 m/s,此时有效喷幅为5 m,雾滴覆盖密度为18~41个/cm~2,变异系数为34%~75%,雾滴沉积量为42.1~52.4μg/cm~2。  相似文献   
60.
辣椒倍半萜植保素代谢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克隆辣椒倍半萜环化酶基因的cDNA文库,我们尝试了用紫外线(UV)处理离体辣椒叶片,考察UV对辣椒倍半萜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能诱导辣椒叶片表达倍半萜环化酶活性;不同抗性水平的辣椒品种倍半萜环化酶活性对紫外线的反应有差异,紫外线处理后,抗病品种cm334在24 h 出现酶活性高峰,而感病品种subiche在36~42 h出现酶活性高峰; 在紫外线处理后0~24 h cm334的酶活性高于subiche。UV对辣椒倍半萜环化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与UV的作用方式、剂量及辣椒植株的生育期有关, 紫外线交联处理45 s诱导10叶期的倍半萜环化酶活性最高;5支15 W紫外灯相距20 cm照射15 min低于1支相同的紫外灯处理;在相同的UV作用下,开花前辣椒叶片倍半萜环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开花以后的辣椒叶片。另一方面,紫外线处理是辣椒叶片中的鲨烯合成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拟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