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82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91篇
  182篇
综合类   827篇
农作物   170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380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替代工程法等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金沙江攀枝花河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出金沙江攀枝花河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总量为280.62亿元/a,相当于攀枝花市2003年GDP的1.11倍,其中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河流生态系统产品功能价值的28.45倍。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中。贮水功能的价值量最大,为268.27亿元/a;提供生境的功能价值量最小。为0.02亿元/a。经过分析。所研究河段的贮水功能是其核心服务功能。因此,在河流管理中既要考虑到核心功能的发挥,又要兼顾其他功能的支持作用得以实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中华鳖的消化道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测定了中华鳖的消化道指数及血液中几种重要酶的活性,并将胃、肠、胰重与体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化道的重量随体重同步变化,回归分析表明二者的幂回归相关系数最高。中华鳖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分别是人上限值的3.4、11.2、4.8、6.6和2.4倍,且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两两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2个桉树无性系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Eucalyptus产量,对桉树施微肥试验区的叶片进行了分析.采用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法探讨了2个桉树无性系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初步获得了刚果12W5桉E.ABL 12W5和尾叶桉U6E. urophylla U6的部分微量元素营养的诊断指标,并进一步在中试区作诊断评价和检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的钼、锌、铜、锰的质量分数与一般植物的有差异.2个无性系的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刚果12W5桉为硼27.90 mg·kg-1 ,锌45.00 mg·kg-1 ,铜1.08 mg·kg-1 ,铁288.00 mg·kg-1 ;尾叶桉U6为:硼13.50 mg·kg-1 ,锌10.80 mg·kg-1 ,钼0.15 mg·kg-1 ,锰216.00 mg·kg-1 ,铁117.00 mg·kg-1 ,其中桉树叶片养分诊断标准与微肥中试区的叶片分析数据相吻合的有这2种桉树叶片中的硼,尾叶桉中的钼,刚果桉中的铜;而中试区的桉树叶片锌、铁、锰的分析数据均未能与诊断标准相吻合,故这3种元素暂不适宜用临界值法诊断指导施肥.表6参22  相似文献   
64.
为掌握果用型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嫁接育苗技术,选择不同母树采穗,研究不同母树对嫁接的影响,并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嫁接方式和不同砧木处理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母树、嫁接时间、嫁接方式和砧木侧枝处理均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修根换土处理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可缩短抽梢时间....  相似文献   
65.
66.
为对不同品种甜樱桃耐热性进行比较,以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为试材,通过模拟高温,探究高温胁迫下其叶片生理、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化,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其耐热性综合评价,并通过逐步回归模型的建立筛选出甜樱桃耐热生理评价指标。结果表明,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在高温胁迫后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变化有所不同,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3个参数值均显著下降,除4号甜樱桃品种NPQ值显著升高外,其余品种NPQ 值均呈下降趋势。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的耐热综合性排名为 ‘红蜜’>‘桑提娜’>‘早大果’>‘雷尼’>‘拉宾斯’>‘布鲁克斯’,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建立筛选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Fv/Fo 4个指标可高效、准确地对甜樱桃耐热性进行评价。本研究为甜樱桃耐热性评价体系建立及耐热性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为今后南方地区甜樱桃耐高温品种(系)进一步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为探明不同地形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省南丰县和南城县平地与丘陵地南丰蜜橘为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色泽、化渣性、Vc及糖酸组分等风味品质进行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丘陵地果实单果重、横纵径、Vc、可溶性糖和糖组分等高于平地果实,而可滴定酸、果形指数和酸组分则相反。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表明①等权:南丰丘陵地>南丰平地;南城丘陵地>南城平地;②加权:南丰丘陵地>南丰平地;南城丘陵地>南城平地。因此,平地与丘陵地的南丰蜜橘果实品质存在差异,丘陵地明显优于平地。  相似文献   
68.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生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意义,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缺少系统的文献梳理,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热点演变特征认识不足。基于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及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对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群、发文机构、关键词及突现等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发表以土壤养分与土壤动物相关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且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每年均有所增加,至2016年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发文量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主要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近20年的土壤养分-蚯蚓研究中土壤质量和群落结构这2个关键词是2001—2021年最具有突发性的研究热点,从2020年开始对土壤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69.
通过色选机对进境小麦麦角超标进行加工处理,以剔除混在进境小麦中的麦角.结果显示:色选机可以剔除大部分麦角,使其含量降至国家标准以内.我们推荐参数(使用布勒-SORTEX B色选机时)为:小麦流量不超过设计产能80%,色选机初选异色剔除粒、疵点剔除粒分别设定为55%、50%,色选机复选异色剔除粒、疵点剔除粒分别设定为50...  相似文献   
70.
按照GB/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的三点弯曲法,先测试竹条径向两面(近竹青面和近竹黄面)各节间和节部的抗弯弹性模量,然后将试件从宽度方向一分为二,测试其各对应位置的弦向抗弯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探讨竹条节间中心位置不同方向的弹性模量相互之间及其与弦向静曲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竹节对竹条弹性模量的影响,确定侧压型竹层板用竹条的实用分级方法;按中间点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对竹条进行分级,并测试其弦向静曲强度,分析竹条分级的可靠性;将不同等级的竹条分别制备侧压型竹层板试件,测试其静曲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验证竹条分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测量竹条节间径向两面抗弯弹性模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可以较准确地推测其弦向抗弯弹性模量值;通过测试竹条某节间径向两面抗弯弹性模量的平均值,可以很好地预测该部位的弦向静曲强度;仅测量竹条中间点(无论是节间还是节部)的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就能较好地推测出整根竹条的弦向抗弯弹性模量;采用竹条中间点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分等可以对竹条(弦向静曲强度)进行有效分级;按竹条中间部位的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对竹条进行分级,其侧压型竹层板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