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通过三都澳港茶叶出口数据,重现1899年开埠至1932年间,三都澳港出口闽东茶叶238万担,三大工夫红茶名扬海内外,树立闽东茶业国际品牌辉煌的历史,从而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发挥宁德茶叶主产区优势,将宁德茶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历史与现实的名片,基于海关视角的重塑辉煌茶叶贸易的几点思考:(1)海关靠前站位,促进茶叶国际贸易发展;(2)海关保护知识产权,打造宁德茶叶国际品牌;(3)建立茶文化体系,做强宁德茶产业。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SQ对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38.38±0.25) g的 1日龄雄性AA+白羽肉鸡360只,将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75 mg·kg-1角鲨烯(squalene,SQ)和基础日粮+350 mg·kg-1 SQ,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同时提高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P<0.05),且350 mg·kg-1SQ 添加量在改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力方面,效果显著优于175 mg·kg-1P<0.05)。(2)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补体C3和C4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且350 mg·kg-1 SQ 添加量在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补体C3和C4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优于175 mg·kg-1P<0.05)。(3)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 SQ能有效改善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其中350 mg·kg-1 SQ在改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力、补体C3和C4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以盐渍土壤为材料,按照占土壤质量1%和2%比例各添加4种浓度的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浓度为250 mg·L-1的鼠李糖脂体积(V)占生物炭质量(m)比分别为15%、10%、5%、0%),研究了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性质、氮素养分吸收以及小白菜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但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其中,施加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了55.05%~142.67%,施加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比例为10%的处理平均与对照相比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了156.69%,施加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比例为15%、10%的处理与对照相比硝态氮含量平均分别显著增加了37.94%、41.46%。施用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小白菜生物量和吸氮量,其中,改性比例为10%的处理平均分别比单施生物炭的处理增加了47.13%和43.64%。施用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提高了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其中,施加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比例为10%的处理平均与对照相比叶片谷氨酰胺酶活性显著提高了113.64%、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了30.87%,施加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比例为10%和5%的处理平均分别与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7.59%和37.60%,施加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比例为10%的处理平均与对照相比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了80.60%。总体看来,采用鼠李糖脂改性的生物炭可以提高盐渍土小白菜的抗性,促进其对氮素的吸收,且以改性比例为1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状况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得知: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题平均得分3.359分(满分10分),其中食品专业平均得分3.803分,非食品专业2.935分,得分差别具有统计性意义.在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但不深入,在选择食品时更多根据饮食习惯和感官特征,而忽略食品的安全卫生以及营养状况.多数大学生有了解食品安全常识的需求,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应该做的是政府部门加强对生产厂家的监查力度.建议通过多种宣教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政府和消费者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5.
为了提供滇池富营养化治理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滇池流域不同类型的表层土壤磷素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滇池流域表层土壤磷素的演变与累积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滇池流域表层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水溶性磷的含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显著累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水溶性磷含量顺序一致,均为:大棚土壤>耕地土壤>建城区土壤>林地土壤,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水溶性磷之间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滇池流域土壤磷素含量都已经达到了极丰富水平,累积特征明显,磷污染风险很高。  相似文献   
86.
87.
对在4℃冰箱中保存3年的两种菌肥进行细菌菌种分离、鉴定并测定其活性,为菌肥的保存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菌肥中均含有3种细菌,分别为Bacillus sp.、Azospirillam sp.和Pseudomonas sp.。其中,Wheat菌肥中3种细菌活性分别为0.17 CFU/mg,0.36 CFU/mg和0.50CFU/mg;Soy菌肥分别为1.12 CFU/mg,0.15 CFU/mg和1.14 CFU/mg。该活性远小于说明书所提供活性参考值5×10~8 CFU/mg,说明菌肥即使在低温下,也不益保存过久。  相似文献   
88.
干花花艺在保留了鲜花等植物材料原有的形态、色彩、肌理、质感的前提下,脱水定形,保色加工,延长了观赏期,丰富了观赏形式,成为新兴的家居装饰主力军。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干花工艺日渐完善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干花花艺在家居室内装饰中创新形式的应用,以及花艺软装与室内装饰的融合。  相似文献   
89.
观赏海棠不同叶位色彩特征及特异种质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rite色差仪对62份观赏海棠种质的1年生嫁接苗上、中、下叶位的叶片色彩进行测定,研究生长季内不同叶位的叶片色彩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观赏海棠叶色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优良观叶品种。(1)基于L*、C*、h°构建了不同叶位CIELCH色空间三维动态分布图,发现所有品种上位叶的色彩最为丰富,L*、C*、h°位点最为分散;中位叶的色彩有所淡化,L*、C*呈持续下降趋势,h°呈增大趋势;下位叶的色彩变为深绿,L*、C*位点最低,h°位点最高。(2)基于5月上位叶色彩参数(L*、a*、b*),构建了叶色聚类分析树状图,发现在欧式距离12.5水平上62个海棠品种划分为2大色系类群和5个子色系类群,即绿色系(含深绿色、褐绿色和亮绿色3个子色系)和红色系(含紫红色和红棕色2个子色系)。(3)基于聚类分析结果以及色彩参数分别构建了观赏海棠绿叶种质评价体系和红叶种质评价体系,发现‘迎春雪’、‘金雨滴’和多花海棠叶色亮丽,色彩整齐性较高,是优良的绿叶观赏品种;‘完美紫色’、‘紫宝石’、‘宝贝’、‘红衣主教’具有优异的红叶观赏特性,叶红,色彩整齐性,稳定,是优良的红叶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90.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10、30、50℃)下添加玉米秸秆对土壤总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及腐殖质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玉米秸秆(CK)相比,添加玉米秸秆后土壤中以上各种有机碳含量均明显增加,同时促进了土壤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随培养温度的升高,添加玉米秸秆后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中0.25~0.053和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有机碳含量下降,而2~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说明添加玉米秸秆后温度升高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较小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及腐殖质碳的积累,同时也不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