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报道了小麦高分子量(HWM)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Dld(编码1Dx5亚基)的一个新的共显性PCR分子标记。该标记由3条引物Dx—F,Dx5-F和Dx—R组成,能够特异地扩增出Glu—Dld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特征条带。结合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电泳分析,用16个小麦品种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标记的检测结果与蛋白电泳结果完全一致,并能很好地鉴定出杂合基因型。同时将该标记成功地应用于组合周麦18×烟农19F2分离群体的单株选择上,即在随机选取的88个籽粒(单株)中分别检测到21株Glu—Dld基因纯合、25株Glu—Dla基因纯合和42株基因杂合的单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电泳结果表明,所检测的38个F2单株与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该标记是迄今为止最适合优质麦谷蛋白亚基5+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  相似文献   
52.
氮肥运筹对中筋小麦品种徐麦29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麦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中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磷、钾保持适当用量,施氮量按基追比7:3的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徐麦29产量达到了8403 kg/hm2,比不施氮肥时的产量6660 kg/hm2增长了1743 kg/hm2;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粗蛋白含量均得到改善,但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吸水率、评价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3.
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 1Dy10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的选育提供高效、快速、稳定的选择手段,以已知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1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5个已报道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1Dy10)的PCR分子标记,并对12个DNA模板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5个分子标记中,有1个分子标记是非特异的,有2个分子标记是显性的特异标记,另2个则是共显性的分子标记.其中,由引物Dx-F、Dx5-F和Dx-R组成的共显性标记,能稳定地扩增出5亚基和非5亚基的特异序列,并且无非特异PCR产物,是用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分子检测的最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54.
徐麦31系徐州市农科院用烟辐188/徐州26号有性杂交,经后代连续单株选择及品质筛选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4。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5901E。  相似文献   
55.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有促进作用,尤其是Glu-D1d基因编码的1Dx5+1Dy10亚基能增加面团的筋度和弹性。小麦背景中的1BL.1RS易位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如何判定小麦背景中是否含有1BL.1RS易位和HMW-GS的Glu-D1d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对分别检测1BL.1RS易位、Glu-B3和Glu-D1位点的共显性特异标记,结合SDS-PAGE鉴定,对16份已知遗传背景和Glu-D1x等位基因材料及38株(周麦18×烟农19)F2群体进行了分析,探索出适合同时鉴定小麦背景中1BL.1RS易位和Glu-D1d基因的多重PCR技术实验体系,并采用该体系对国内外35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体系是同时鉴定小麦背景中1BL.1RS易位和Glu-D1d基因的一种非常有效、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法,可在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56.
徐麦 2 7号产量高 ,籽粒品质优良 ;播幅宽 ,株型好 ,分蘖力强 ,籽粒灌浆快 ,早熟 ,熟相好 ,成穗数多 ;抗旱、抗寒、耐瘠。较陕2 2 9(CK)增产 8%~ 10 % ,具有 82 5 0kg/hm2 以上产量潜力。栽培上应适期早播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化学调控 ,加强后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33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对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8.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赤霉病危害日趋严重,因缺乏半冬性抗源,抗赤霉病育种进展缓慢。Fhb1基因是迄今发现的效应最大、抗性最稳定,也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主效基因,但Fhb1基因在黄淮麦区尚未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感病品种矮抗58为轮回亲本, H35为Fhb1基因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利用双单倍体育种和传统系谱选育两种方法,培育出了一批综合性状较好、具有Fhb1基因的优良新品系,其中徐麦DH9和徐麦17252经多年鉴定均达到中抗水平。在以徐麦36和徐麦2023为杂交父本的后代品系中,含Fhb1基因的家系赤霉病平均抗性明显优于感病对照。Fhb1基因的导入显著提高了赤霉病抗性,但部分家系对赤霉病仍旧表现出高感水平,说明赤霉病抗性还受到Fhb1基因以外其他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本研究为Fhb1基因在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9.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黄淮麦区育成推广品种(59个)、2003~2004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和江苏省区试参试品种(42个)、徐州农科所育成的高代品系以及一些育种亲本材料,共计309个品种(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共发现了32个亚基组成类型和16个等位基因变异.在Glu-A1位点发现了Glu-A1a、Glu-A1b、Glu-A1c 3个等位基因;在Glu-B1位点发现了Glu-B1a、Glu-B1b、Glu-B1c、Glu-B1d、Glu-B1e、Glu-B1f、Glu-B1g、Glu-B1h、Glu-B1i、Glu-B1k共10个等位基因;在Glu-D1位点发现了Glu-D1a、Glu-D1b、Glu-D1d 3个等位基因.以Glu-B1位点的变异最为丰富.在这3个位点上分别以等位基因Glu-A1c(null)、Glu-B1b(7 8)和Glu-D1a(2 12)为主,其出现频率分别为58.58%、58.90%和77.99%.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以(null,7 8,2 12)和(1,7 8,2 12)为主,分别占所有品种的32.69%和16.18%.在育成推广品种和参试品种中,等位基因变异均为11个;而亚基组成类型则分别为16个和13个.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5 10在所有材料、59个已审定推广品种和42个参试品种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0.4%、27.1%%和21.4%,频率均较低.这表明新近育成的品种在优质亚基的构成上并未取得较大进展,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育种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试验结果也表明,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类型和等位基因变异较为丰富,但其变异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优势亚基和组成类型.  相似文献   
60.
为明确不同徐麦品种(系)馒头制品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特征,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5个徐麦品种(系)馒头制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利用TMS-PRO质构仪进行了TPA检测。结果表明,馒头中挥发性成分有41种,包括醇类(1种)、醛类(2种)、酯类(13种)、烷类(10种)、烯类(4种)、苯类(8种)、酮类(2种)以及醚类(1种)化合物。含有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品种是徐麦178(29种),最少的品种是徐麦39(22种)。TPA检测数据显示,徐麦178制作的馒头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和粘性;徐麦39的质地较为柔软。不同品种(系)馒头因为挥发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种类数、含量以及硬度、弹性和粘性等的不同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