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试验连续两年测定11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农6号连续两年的株高最高(65.18 cm);中兰1号的茎粗表现最高(1.905 mm);甘农3号的茎叶比最低(0.89);阿尔冈金连续两年的干草产量最高;各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阿迪娜的粗蛋白(24.35%)和干物质(89.25%)含量最高;苜蓿王的粗脂肪(2.49%)含量最高;甘农5号的钙含量(1.90%)和粗灰分含量(10.29%)最高;苜蓿王的酸性洗涤纤维(25.60%)和中性洗涤纤维(29.20%)最低;中兰1号的磷含量(0.28%)和相对饲料价值(199.0)均表现最高。研究表明,苜蓿王、中兰1号、阿尔冈金、阿迪娜、甘农5号和甘农3号的生产性能优、营养价值高,综合性状突出,适宜在陇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以12个紫花苜蓿初花期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含量和相对饲料价值(RFV)9个营养因子为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筛选出陇东旱塬区营养价值优良的苜蓿品种。结果显示:苜蓿王的CP含量比对照品种陇东苜蓿高5.03%(P <0.05);中王1号的NDF含量较对照品低13.85%(P <0.05);甘农5号的ASH含量较对照品种高24.34%(P <0.05),且各参试品种的DM、ADF、EE、Ca、P和RFV差异不显著(P> 0.05)。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得出,苜蓿王、中王1号、中兰1号、甘农5号和阿迪娜综合表现较好,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3.
目前,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和相关政策都尚未建立。在发展进程中要吸引一部分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身于林木生物质能源试点示范,为今后发展积累经验。我们认为,在目前国家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可抓住目前《京都议定书》构建的碳信用交易平台,通过把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和清洁发展机制(C D M)相结合,使得开展林木生物质能源试点示范的企业能够通过参与国际碳信用交易,获得额外收益,以激励企业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生产和销售的试点示范,逐步推动林木生物质能源早期市场发育,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建立有利于林木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74.
影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兰 《林业科技》2001,26(5):58-58,62
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关键在于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国虽然已有重大林业科技成果5 000余项,成果内容覆盖了林业行业的各个领域,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只有3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我国农业。因此,深入研究影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及对策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1 影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成果脱离生产实际。林业科研项目选题不准,与生产实际需求结合不紧,致使林业科研成果能实际应用的很少,即使能应用…  相似文献   
75.
研究含不同剂量深海鱼油调和油(fish oil supplemented blend oil,FO)煎炸食物时其脂肪酸及相关参数的动态变化。分别用2L大豆调和油(soybean blend oil,SO)与1.5%、3.0%、6.0%和12.0%FO在油温180℃条件下煎炸新鲜薯条,每次煎炸120g,煎炸时间为3min,每2次煎炸间隔5min,每日煎炸结束后保温1.5h;每日重复10次,共煎炸6d;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油的脂肪酸组分,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的分析方法测定理化参数。结果表明:煎炸过程中生成的主要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为t18:1、t18:2n-6、t18:3n-6以及t18:3n-3;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其产生的t18:1与t18:2n-6的组分呈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SO(P<0.05);t18:3n-6与t18:3n-3组分在3.0%及6.0%FO中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在SO、1.5%和12.0%FO中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剂量的FO中20:5n-3与22:6n-3组分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O的酸价、茴香胺值以及聚合物等均显著低于FO(P<0.01),但FO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SO(P<0.01)。研究结果表明FO与SO可安全用于烹饪,但均不适宜长时间反复煎炸。  相似文献   
76.
唐娟  望飞勇  高明  张兰 《果树学报》2023,(4):818-821
宝石红柚是由越南青柚芽变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果实梨形,果径长,果面黄绿色、着色均匀、光滑,海绵层为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447 g,无核,果肉红色,果心中空。果肉甜脆爽口,水分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0%~12.5%,总酸含量0.44%,总糖含量6.3%,维生素C含量60.7 mg·100 g-1,可食率59.4%。在广西隆安(107.92 E、23.09 N)成熟期为10月上旬,早结丰产稳产,喜高温,自花结实能力强,5年生树平均株产85 kg,自花,不需配置授粉树,与酸柚砧木嫁接亲和性好,幼年树生长较快,树姿较直立,分枝力强,弱枝为主要结果母枝。在生产中要注意防控溃疡病和柑橘褪绿矮缩病,对微量元素镁需求量较高。适宜在广西北回归线以南的桂中、桂南地区种植。采摘期较短,留树久会出现油胞干水粒化现象。  相似文献   
77.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 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NAD-MDHase)、琥珀酸脱氢酶(SDHas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4 μg/mL的TC处理后,菌丝细胞内脂质体显著增多,线粒体结构变模糊。当TC质量浓度升高至30 μg/mL时,可破坏菌丝细胞壁的完整性,且对NAD-M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44.3%,对S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76.7%;而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及Mg2+-ATPase的活力随TC质量浓度升高呈U型变化,其中,4 μg/mL的TC对ATPase活力的抑制效果最强,相对抑制率达78.4%以上。研究表明,细胞壁及线粒体可能是TC抑制稻绿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靶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作为多种害虫的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按标准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四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2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LR50分别为0.0327、6.90、5.00和1.25 g a.i./hm2,其中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对七星瓢虫为高风险性,其余药剂为极高风险;对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2.35×10-3、0.0129、6.46×10-3和0.127 g a.i./hm2,均属极高风险。本研究为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负效应影响研究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9.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为害是柑桔黄龙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明确了桔园中柑桔木虱扩散规律,就掌握了柑桔黄龙病传播蔓延趋势。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金秀县桐木镇一个具有特殊条件的新建沙糖桔园,开展柑桔木虱种群自然扩散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柑桔木虱传入新果园,先形成"中心虫株",再向外扩散;风是自然条件下影响柑桔木虱种群扩散的主要因子,柑桔木虱扩散与风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扩散趋势与风向基本吻合,呈现以"中心虫株"为头部的慧星状扩散;在无台风异常天气影响下,柑桔木虱种群一年的扩散距离约为105m。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为正确引导云南甜樱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深入云南各甜樱桃种植基地进行调研、了解甜樱桃的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甜樱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种植地和市场的分析和文献查阅,结合甜樱桃栽培所需的生态条件,针对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