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4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14C-示踪方法,研究了在籽粒发育前期饲喂果穗叶后^14C-同化物在植株及果穗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果穗是灌浆期的主要库器官;^14C-同化物在果穗不同部位的分布不均一,在穗轴中^14C-同化物的分布呈现为基部〉中部〉上部,而在籽粒中则表现为中部〉基部〉上部。顶端穗轴中糖分含量不低于中部穗轴(P〉0.05),而败育粒中还原糖含量高于中部粒(P〈0.05)。因此认为,顶端的败育可能并非源于营养供应不足,而应归因于籽粒库活性不足。  相似文献   
22.
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给经管学院两个专业共15个班的学生讲授了《农学基础》课程。本文从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件的准备、新教学方法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等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对未来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3.
刍议农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年来《农学基础》课的教学实践出发 ,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检查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向。以期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提高学生的农学基础知识和《农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使该课程真正成为农科院校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24.
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春玉米灌浆期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黑龙江省Ⅰ、Ⅱ、Ⅲ积温带进行大田试验,以抗冷型玉米品种丰单3号和非抗冷型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3展叶、6展叶期叶面喷施玉米专用抗冷调节剂聚糠萘水剂(PKN),研究聚糠萘水剂对不同温度环境下春玉米灌浆期光合性能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聚糠萘水剂处理后不同积温带两个品种玉米穗位叶RuBP羧化酶、PEP羧化酶的活性提高,尤其在第Ⅱ、Ⅲ积温带,穗位叶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提高幅度大。同时,聚糠萘水剂显著提高两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这种效应可能与聚糠萘水剂成分中含有细胞分裂素组分有关,也与聚糠萘水剂提高光合作用相关酶(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有直接关系。叶片光合性能增强,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运输和积累,最终提高两个品种的子粒成熟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5.
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37500、52500、67500、82500株/hm2)的抗倒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表现出很大差异,近现代品种显著低于早期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所有玉米品种倒伏率和穗高系数逐渐增加,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逐渐降低。但不同品种间抗倒性能指标的差异远大于种植密度的处理。研究显示,虽然种植密度的提高会对抗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品种本身的抗倒特性才是提高抗倒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冀西北坝上地区水分处理对地膜覆盖萝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西北坝上旱滩地田试水分处理对地膜覆盖下萝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浇相同量的水,会降低功能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播种后40 d,覆膜处理的萝卜功能叶片光合速率较对照高,增长幅度也大,且各处理均在播种后40 d达到了最大光合速率.水分处理后,萝卜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表现为低→高→低的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则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地膜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在浇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光合速率没有增加,但蒸腾速率在14∶00前却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7.
长期施肥对东北中部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我国东北黑土区固碳减排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基于“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 (CK)、单施化肥 (NPK)、化肥配施秸秆 (NPKS)、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 (NPKM1)、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 (NPKM2)5个不同施肥处理。采用Soil-box343土壤呼吸测量系统进行野外监测,并同时观测环境条件。 【结果】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范围为4.12~7.23 μmol/(m2·s),随玉米生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播种后69天左右,NPKM2处理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 < 0.05)。监测期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温度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41%~77%,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 10值的变化范围2.35~3.49。春玉米生长季内农田土壤呼吸总量变化范围为3473~5643 kg/hm2,NPKS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34.2%,而NPKM2处理分别比NPKS、NPK和CK处理高21.0%、26.4%、62.4% (P < 0.05),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趋势比其他处理明显,截止到2016年,NPKM1和NPKM2处理SOC较初始SOC分别增加了6.01 g/kg和5.55 g/kg。 【结论】 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呼吸,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农田生产力提高和农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8.
以一批已检测为低发芽率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进行10种不同处理,研究离心对低发芽率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根重以及苗长和苗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心处理对低发芽率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以10 000 r/min离心5~10 min效果最为显著。发芽7 d后的根长、根重、苗长和苗重以10 000 r/min离心5 min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水氮高效利用,在2~3年定位水氮处理基础上于2008-2009年对玉米-小麦灌浆过程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过程可较好的用Logistic函数描述。玉米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变化,灌开花水高施氮量处理条件下粒重下降。小麦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灌开花水显著提高粒重。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与粒重呈正相关,但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6 7)。玉米产量以1水条件下施氮480 kg/hm2最高,小麦产量以3水条件下施氮480 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30.
黑龙江省春玉米割苗对产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割苗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伊春市安排了田间试验。各试点的玉米品种和管理技术均按照当地农民高产栽培习惯执行。在玉米5叶1心时采用廊坊市盘古农机制造公司生产的PG-5GD-4A2型玉米割苗机进行割苗处理,将玉米第一片叶以上的3~4片绿叶割除,以不割苗玉米作为对照。在玉米收获期进行了小区测产工作,结果表明割苗处理平均增产玉米13.9%,千粒重增加6.8%。研究认为,在黑龙江玉米产区采用割苗处理能提高玉米产量。有关割苗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抗逆增产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