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9篇
  3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拌种与叶面喷施结合的方法,对多效唑在冬小麦上的使用技术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具有促进小麦分蘖,抑制节间伸长,控制株高,壮苗增穗,防治病害等综合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42.
冬小麦不同品种类型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在一般的生产条件下,对多穗型、均衡型、重穗型三种品种类型的产量构成、茎蘖动态、次生根数量、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生产环境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下,三种类型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及生产水平下则是以均衡型、多穗型品种较为经济,且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3.
“九五”期间,我们以充分发挥沟谷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育壮苗、攻大穗、增料重的玉米高产规律为结合点,研究与明确了沟谷地高产玉米的生理机制,组建了以秋耕起垄顶凌覆膜保墒、选用紧凑型“三大”玉米品种、施足底肥重攻拔节肥、中后期洪淤补藻等四顶技术为核心的沟谷地玉米生态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针对性强、技术准确、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规范化技术。经大旱的1999年在河沟流域谷地大面积示范,18hm^2沟谷地玉  相似文献   
44.
不同基因型小麦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加春1、2、4号)根系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苗期氮素吸收、分配的基因型差异以及与根系形态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小麦的根重、根长、根条数、根系总吸收面积与活性吸收面积、根系活力均明显降低,但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明显,加春2号根系具有较好的形态学与生理  相似文献   
45.
品育8012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过多年系谱法单株选择育成的抗白粉病而且高产的小麦新品种。2015—2016、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474.5 kg/hm2,较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4%,增产点率达100%;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421.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7.6%,增产点率达100%;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01)。品育801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6.
采取吸附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对潮土和褐土的供钾特性及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潮土的固钾能力远高于褐土,其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不及褐土,供钾能力相对较弱。(2)潮土施钾效果明显优于褐土,钾肥利用率相对较高,即每施入1公斤K2O,潮上增产小麦5.8kg,揭土增产小麦4.1kg。因此,生产上应将有限的钾肥资源优先分配到施钾效果明显的潮土上。  相似文献   
47.
水体铬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
干旱年份播期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了干旱年份播期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30日播种,分蘖成穗率高,群体合理,灌浆前中期旗叶叶绿素SPAD相对值最高,上三叶总干物质转移量和总转移率居中,快、缓增期籽粒灌浆持续时间T2和T3最长,灌浆平均速率最高,成穗数最多,千粒重最高,籽粒产量最高,达2 623...  相似文献   
49.
试验研究黄土高原沟谷地春玉米不同耕作覆膜的水温效应结果表明,秋耕起垄顶凌覆膜(秋垄顶盖)比对照(秋耕播盖)播前0~200cm土层土壤多贮水56.35mm,生育前期(出苗~抽雄吐丝期)多贮水64.63~104.42mm,0~10cm土温提高1.1~1.5℃,旱年玉米产量达5652.0kg/hm2,增产37.12%,水分利用效率达19.57kg/m3,提高1.93kg/m3。  相似文献   
50.
莲耦是一种需肥量大的水生蔬菜作物,二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在沼泽土和草甸土的莲藕。亩施5-20kgk20,亩产量分别增加149-232kg和228-302kg,净增收益232-350元和352-470元。钾肥能够明显增强莲藕的抗病性和显著改善莲藕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