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扬粳80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聚合育种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的抗病优质高产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6 d左右,分蘖力强,着粒较密,穗形直立,每穗总粒数12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8 g左右。植株生长清秀,后期灌浆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对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等均具有较好的抗性,中感纹枯病。201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22.
进行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在中粳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包衣对照相比,旱育保姆种衣剂包衣处理能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减轻苗期病虫危害,提高秧苗素质;秧苗移栽大田后,植伤轻,返青快,分蘖量大,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直播水稻品比试验常规粳稻的适宜播种量,以常规中熟中粳扬粳3012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不同的播种量和机条播、人工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析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出苗、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基本苗数增加,成苗率下降,秧苗素质下降,最高茎蘖苗和有效穗数上升,成穗率下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先上升再下降。扬粳3012直播品比试验播种量以60~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4.
利用程氏指数(Cheng's index,CHI)法、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法分析杂交稻丰优香占的恢复系R6547系谱材料的籼粳分化.结果表明:亲本的程氏指数变化范围为6~18,偏粳系数(partial japonica coefficient,PJC)为0.13~0.67,2...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机插秧育苗基质的秧苗素质和使用效果,本研究以常规机插秧育苗基质柴米河基质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方式添加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研究对基质育苗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育苗伴侣培肥机插秧育苗基质,其株高、叶龄、茎基宽、单株叶面积、SPAD值、根体积、百苗干重、壮苗指数等秧苗素质均显著提高;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秧苗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GS、GPT、GOT、SOD等酶活性;移栽大田后,增产显著。其中,将育苗伴侣与基质拌和、施用于盘下苗床上效果更佳。通过育苗伴侣培肥基质,是解决目前基质易脱肥落黄、秧苗素质不稳定的有效途径,育苗伴侣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6.
水稻机插秧种衣剂使用后能在种子表面形成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的种衣膜,并通过其自身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而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减少了机插秧田间育秧操作程序,省工节本,是水稻机插秧生产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的研究概况、组份及其应用效果,介绍了种子包衣的技术优势及作用机理,讨论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种衣剂在水稻机插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早熟晚粳扬粳4227为材料,研究播期对其产量结构、品质和RVA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栽期推迟,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成穗数呈上升趋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不同播期处理下,扬粳4227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和RVA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其中,播期4月25日稻米的整精米率最高,且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播期6月5日的胶稠度最小。随着播期的后移,稻米峰值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扬粳4227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理想播期可安排于5月15~25日播种,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8.
育苗伴侣壮秧肥在水稻机插秧上的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育苗伴侣壮秧肥作机插秧育苗基肥,研究其应用效应,结果表明:与常规壮秧肥相比,育苗伴侣壮秧肥不仅能提高出苗率、成苗率,防止青枯死苗、黄苗、红苗的发生,而且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盘根力度,增大秧龄弹性.移栽大田后,分蘖发生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29.
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包含不育系、中籼稻恢复系、粳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等不同类型在内的175份水稻种质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自然诱发鉴定,同时调查粳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抗感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 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条纹叶枯病呈相互独立的遗传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可分为抗/高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等5种类型,三系早籼稻不育系基本为感或高感型,绝大多数的中籼稻恢复系为抗病型,通过籼粳杂交培育的粳稻恢复系基本为感或中感型,而常规粳稻中分布有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不同基因型.筛选抗性种质,加以创新和改良,可有效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0.
我国水稻主产区直播稻面积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水稻直播机械的推广,机械化直播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生产上尚没有纯粹以直播育种方式选育的适宜直播的品种,更未开展直播稻的联合品比试验。本研究以扬籼优713、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机条播和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别设定4个播种量,探索直播稻品比试验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条播还是撒播,都可进行品比试验,机条播方式更为适宜;采用机条播的方式进行水稻品种直播品比试验,常规籼稻适宜播种量为3~4 kg/667 m~2,杂交籼稻适宜播种量为1.5~2.0 kg/667 m~2。结果可为今后开展水稻机械化直播品比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