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以暖型大豆品种94101与冷型品种汾豆55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上、中层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发现,在叶片功能期冷型汾豆55上层与中层均高于暖型94101的上、中层。2品种上层节位处于有利的空间位置,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中层节位。中层叶片遮阴、郁闭活性较弱,影响其功能发挥。产量测定表明,冷型汾豆55各层次都极显著高于暖型94101的各层次。94101上层产量显著高于中层;汾豆55则是中层显著高于上层。这源于冷型汾豆55良好的株型以及中层叶片较长的叶功能期和较大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52.
小麦叶片的逆向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小麦叶片逆向衰老规律,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从2005年起进行了小麦叶片逆向衰老顺序和正常衰老顺序的比较试验,对冠层温度和一些重要生物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自然界存在小麦叶片逆向衰老现象,具此现象的小麦其部分茎生叶片的衰老顺序和大多数小麦的正常衰老顺序不同,即最晚衰老的叶片不是旗叶而是倒2叶;和这种叶片逆向衰老状态相对应,在结实后期出现顶层叶黄、邻层叶绿的叶色结构,和一般小麦的顶层叶绿、邻层叶黄完全相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也在生育期向前推进中出现旗叶被倒2叶反超的异常状况,另外,这类小麦结实期的冠层温度总是显示出以冷结尾(冷尾态)或全程偏冷(冷型态)的特征;由于生理过程的特殊性,导致这类小麦倒置茎上的粒重明显高于正置茎,并由此带动其籽粒亦比一般小麦为重,这和“接力式”灌浆机制密切相关,不同于一般小麦的旗叶作为向籽粒输送养分的主源其作用贯穿于结实全过程的灌浆模式。【结论】这项研究为小麦结实和衰老理论的探讨、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冷型、冷尾小麦的培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3.
以小麦顺序衰老(正置茎)和非顺序衰老(倒置茎)茎为材料,比较研究了自然天气和干旱条件下小麦正置茎和倒置茎叶片绿叶面积、光合速率、蔗糖磷酸转运酶活性以及地上器官同化物积累和转运特性,旨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试验表明:无论是自然天气条件还是干旱条件,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倒置茎倒二叶的绿叶面积、光合速率和叶片干重均明显高于旗叶,表现出旗叶早于倒二叶衰老的特征;倒置茎花后同化物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穗重以及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正置茎。表明小麦叶片的非顺序衰老与花后同化物的快速转运有关,这种衰老方式对小麦籽粒的后期充实是有利的,并且对干旱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4.
今年,进入七月份后,廊坊地区连降大雨,截止八月十五日累计降雨量达584毫米,其中,降雨量最多的廊坊市达725毫米。据统计,全区有2000余亩鱼池受灾,占养鱼水面的20%,跑鱼20余万尾,经济损失20多万元。为了减少汛期跑鱼损失,地、县水产部门组织养鱼群众采取了相应的防逃和补救措  相似文献   
55.
小麦冷源具有明显降低小麦体温的作用,是培育冷型小麦的优质种质资源。论文通过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比较了冷源、冷型小麦小偃6号和暖型小麦9430功能叶片的显微结构,并在灌浆结实期测定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旨在揭示冷源功能叶片的结构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冷源旗叶叶片厚度分别比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高出19.3%和9.0%,倒二叶分别高出19.7%和5.7%,倒三叶分别高出37.2%和2.7%;冷源旗叶叶脉横截面积分别比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高出25.2%和37.7%,倒二叶分别高出5.9%和12.6%,倒三叶分别高出13.1%和33.3%;冷源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中的叶脉间距分别比冷型小麦小偃6号同叶位功能叶片高出17.7%,2.0%和9.2%,分别比暖型小麦9430同叶位功能叶片低3.7%、6.8%和8.3%。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冷源、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冷源和冷型小麦在灌浆前、中、后期均较暖型小麦高,功能叶片衰老缓慢,功能期较长。  相似文献   
56.
宁夏米质的气候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米品质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本文给出了影响米质变化的气候指标,并指出,宁夏平原具有生产优质米的优越气条件。  相似文献   
57.
小麦冷温群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小麦群体温度的多年观测,发现自然界存在冷温群体,其冠层温度偏低,叶片功能期较长,源较充足,对灌浆甚为有利。尤其这类群体中的冷型小麦,冷域发达,蒸腾旺盛,净光合率较高,更是利于子位充实。这种类型小支的发现为优良株系、品系、品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8.
温度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88年利用5种类型的19个品种在全国不同地区13个试点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整精米率具有不同的结实期日均温效应方程。据此将19个品种分为直线型和抛物线型,求得各品种整精米率对温度的灵敏度及最适温度,并接整精米率的灵敏度将14个抛物线型品种划分为灵敏型、中间型和迟钝犁。在最适温度方面,粳稻低于籼稻;籼稻中,迟熟品种低于低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低于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9.
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两年试验,对干旱条件下不同温型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群体冠层温度,光合作用,叶片气体交换等生理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型小麦在籽粒灌浆期间的冠层温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有明显差异,冷型小麦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在籽粒灌浆后期,抗旱小麦具有冷型小麦一致的特点。因此,在旱地小麦栽培和育种工作中,重视冷型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提高旱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正>五大连池市地处小兴安岭山脉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9800平方公里,人口36万,市辖11个乡(镇),36万人口。森林植被率高,降雨充沛,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适合地栽黑木耳生产,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一、黑木耳生产的基本情况1.种植情况五大连池市是我省黑木耳生产基地之一,朝阳乡、小兴安乡、莲花乡人工栽培黑木耳已有几十年历史,近几年加快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