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0 毫秒
91.
小麦潜在库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潜在库容是单位面积群体全部鲜粒最大体积之总和,它反映了群体籽粒内代谢产物的空间潜力,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具有良好的工谢功能的冷型小麦的发现为实现上述两者的较好结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2.
为了揭示冷型小麦田间小气候环境形成机理及为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在晴天测定灌浆结实期冷型小麦"陕229"和暖型小麦"NR9405"的农田热量平衡、农田土壤温度、叶片蒸腾速率和株间气温,研究不同温型小麦灌浆结实期的农田热量平衡及气象效应。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冷型小麦"陕229"的农田净辐射与暖型小麦"NR9405"差异不显著,农田潜热通量、湍流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差异均显著;与暖型小麦"NR9405"相比,冷型小麦"陕229"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株间气温均较低,叶片蒸腾速率高0.0013~0.0041 mol./(m2.s)。说明旺盛的蒸腾作用和较低的土壤热通量是形成冷型小麦田间冷湿环境的主要原因,而较低的株间气温和土壤温度使冷型小麦绿叶期延长、根系活力旺盛,从而有效地延缓了后期早衰,提高了其千粒重。  相似文献   
93.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储备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4亿人口依靠多种农作物的滋养,而农作物自然进化和人工改良的物质基础使其必须具有生物多样性,因此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对于巩固我国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等多种原因,许多作物遗传资源面临灭绝,基因资源快速消失,对农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对此,本文就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储备现状作以下介...  相似文献   
94.
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系统研究和分析了不同温型小麦叶片的气体交换等生理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型小麦品种抽穗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其中冷型小麦品种的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暖型小麦品种分别高27.63%,40.12%和70.70%,平均蒸腾速率分别高21.01%,31.54%及26.50%,平均气孔导度分别高21.09%,33.00%及19.38%.  相似文献   
95.
土耳其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评价和抗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177份土耳其小麦种质对中国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病性水平,分析其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存在情况,在杨凌人工诱发病圃(CYR32、CYR33、CYR34)及江油和天水自然诱发病圃对供试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选用小麦条锈菌致病型PST-Lab.1、PST-Lab.2、PST-V26.1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抗病鉴定,利用 Yr5 Yr7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 Yr29 Yr30 Yr32 Yr36 Yr46 Yr76、和 Yr81共15个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筛查。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抗病材料有10份,其中7份由已知基因介导,3份未检测到已知基因;对部分致病型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材料有40份,其中36份由已知基因介导,4份未检测到已知基因;成株期抗病材料有47份,其中37份由已知基因介导,10份未检测到任何已知基因。初步明确了供试土耳其小麦种质的条锈病抗性水平和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17份可能含有未知新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6.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德美亚玉米种子的特点,采取多项配套的田间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组合科学的因素,保证玉米获得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7.
以叶色倒置小麦为材料,通过对叶色倒置小麦中倒置茎和正置茎上一些重要的形态、生理和产量等指标的测定及比较.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结果表明,倒置茎上旗叶先于倒二叶衰老,与此相呼应,在结实后期旗叶的绿叶面积比<倒二叶绿叶面积比,旗叶叶绿素含量<倒二叶叶绿素含量,伴随这种生理变化下...  相似文献   
98.
本文分析了秦岭北麓稻区盛夏光合有效辐射的特点,较详细地论述了它的农业意义,以便提供充足的气候依据,加速这个特殊地区水稻高产优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
根据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冷型小麦“陕229”和暖型小麦“NR9405”所形成的农田小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与暖型小麦“NR9405”相比,冷型小麦“陕229”灌浆结实期间的株间气温偏低0.5~2.3℃,0~0.2 m土层温度偏低0.3~4.0℃,株间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分别偏高30~180 Pa和1%~10%,株间光照度偏小0.52~7.08 klx,且株间气温差及土壤温差随生育期推迟增大。即冷型小麦对高温干旱的适应性较暖型小麦强,且气候愈干燥、气温越高冷型小麦所表现出的田间小气候环境较暖型小麦越冷湿,这对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小麦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陕西省汉中地区水稻秋封的温度指标是9月2日以前出现连续3天(?)≤20℃的低温,并对它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阐述。又用马尔柯夫链对该地区秋季低温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用于秋季低温的长期予报,回报准确率达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