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国天山山区风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山山区27个气象站1960~2009年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日最低气温等资料,运用一元回归分析法、IDW空间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atlab7.0软件,对天山山区风速的时空变化,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山区风速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013m.s-1a-1,表明该区的风速呈明显减小趋势,比全国风速的减小更显著;四季的风速减小变化趋势也都比较显著;年风速自60年代逐渐减少,2000年以来减小幅度略有下降。风速突变检验显著,年及夏、秋季检验一致,在1980年发生突变;年风速距平序列在11年左右的振荡最为明显,其次是3年,由于时间序列较短,风速变化还可能存在更长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2.
诱木引诱剂不同浓度防治松褐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木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结果表明3倍液是最佳经济浓度。松褐天牛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蛀干类害虫,在印江县主要危害马尾松、华山松,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开始产卵。它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任其发展,必将猖獗成灾。松材线虫病,一旦传入,将能以极快速度扩散蔓延,对印江...  相似文献   
153.
根据1960-2009年陕北地区逐月气温资料,运用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对陕北地区近50年来冬季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突变、周期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总体上呈现增暖的趋势,其线性增长率为0.55℃/10a,相当于近50年冬季气温升高了2.76℃。冬季气温存在15、10 a和...  相似文献   
154.
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采集了16组雪坑样品。利用雪坑中δ18O资料,分析干季和湿季冰川雪坑δ18O剖面特征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δ18 O变化主要集中在雪坑上部,在距底部附加冰130 cm以下变化不大,且维持在较高值。其中,干季雪层剖面上部基本反映了积累期温度的变化,湿季不...  相似文献   
155.
对鹿茸IGF-1 5′端调控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鲜马鹿茸顶部组织基因组DNA,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获得马鹿茸IGF-1 5′端调控序列及部分外显子(命名为CCS1074),用DNAMAN软件进行CCS1074与其他种属IGF-1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使用在线分析程序预测CCS1074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比较分析鹿茸区别于其他种属IGF-1的特有潜在转录因子,进行TATA box、CpG岛、候选启动子区段及信号肽预测。结果获得了包含部分外显子的鹿茸IGF-1基因5′端(Genbank Accession No.DQ234266);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鹿茸IGF-1与牛、羊IGF-1基因5′端存在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CCS1074 180~310 base处存在CpG岛,在142~192、238~288、874~924、1359~1409 base处可能存在启动子,存在253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比较发现,ZF5F/ZF5.01和HAND/HAND2_E12.01是鹿茸IGF-1区别于牛、羊、人、猪、家鼠、斑马鱼IGF-1启动子区域的潜在转录因子,这些潜在转录因子与鹿茸生长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试验证实;综合分析表明CCS1 074<1~1580base为鹿茸IGF-1 5′端区域,1581~1966 base为外显子1,1903~1966 base为信号肽,1967~>2087 base为内含子1。  相似文献   
156.
从木材守护神到森林卫士 汇果洛山的冰雪融水,集川西北的道道溪流,在远古的地质年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奔腾在高山峡谷中的大渡河。造物主不仅造就了大渡河本身,同时还造就了大渡河上游川西北高原的雪山、草地、湖泊和成片的森林。 那分布于大小金川的几千万亩原始森林,曾一度被人们作为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任意索取。在那个年代,成千上万的伐  相似文献   
157.
依据猫IFN-ω3和THY-α1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引物,同时在IFN-ω3和THY-α1中间设计了1个(Gly-Gly-Gly-Gly-Ser)×3总共15肽的linker.采用搭桥PCR方法获得二者的融合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pBVIL载体中,构建了pBVIL-IFNω3-THYα1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栽体转化至Rosseta(DE3)细胞中,经过IPTG诱导表达及蛋白质分离纯化,获得了质量浓度为0.78 g/L的IFNω3-THYα1融合蛋白.经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和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结果表明E玫瑰花环形成率平均为23.4%,融合蛋白的活力值为7.4%,细胞病变抑制试验同阳性对照组结果基本一致,融合蛋白中的IFNω3、THYα1均较好地保持各自的生物活性,为IFNω3-THYα1融合蛋白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8.
对VPA处理的最佳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进行探索,希望通过VPA处理来改善再克隆胚胎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使用1 mmol/L VPA处理16 h,可以获得较高的囊胚形成率.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囊胚时期acH3K9的乙酰化水平在处理组中高于非处理组.多能性因子Oct4、Nanog、Sox2和Klf4的实时定量检测结果则显示,它们之间的表达水平同样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VPA能够显著提高猪再克隆胚胎体内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9.
降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18O)和(D)是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的天然示踪剂。为了模拟不同时空尺度上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大气环流模式(GCM)已经成为研究全球或区域水循环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全球大汽降水同位素网络(GNIP)提供的实测数据和第2次稳定水同位素比较小组(SWING2)的模拟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同位素GCM对比分析了西北干旱区1986—2003年大气降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同位素监测站点乌鲁木齐、张掖和和田的年均δ18Ow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41,0.207,0.915‰/a,δDw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767,0.026,0.120‰/a;如果只考虑暖季(5—9月),则δ18Ow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08,0.085,0.306‰/a,δDw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331,-1.390,-1.503‰/a。同时,采用SWING2中的GISS-E(MERRA),GISS-E(NCEP),isoGSM(NCEP),LMDZ(free),LMDZ(ECMWF)和MIROC(free)共6种同位素GCM模式得出的δ18OwδDw的线性倾向率与回归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相反。此外,分析了两种模拟方法得到的大气水线,发现各模拟结果中和田的大气水线斜率均高于乌鲁木齐和张掖。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克隆猪生长激素启动子,确定其启动子核心序列和主要的顺式作用元件。[方法]根据NCBI上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了猪生长激素5’端-1821~+61bp的序列,并通过移步缺失的方法,获得9段长短不一的启动子序列,将其分别构建到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上。通过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大鼠垂体瘤细胞(GH3)、猪髋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IEC)和猪肾细胞(PK15)和转染后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检测这些5’末端缺失质粒在垂体及非垂体细胞中的相对转录活性。[结果]成功扩增了猪GH基因5’上游启动区1882bp的片段并构建了9个pGL3-mGH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插入报告基因载体中的启动子具有非常强的细胞特异性。[结论]猪生长激素特异性在垂体细胞中表达,其最小启动子位于-110bp以内,启动子区-218~-110bp和-429~-218bp间存在正向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