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融合型基因cry1Ab/cry1Ac导入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03B198S和03B199S的愈伤组织,经过多轮潮霉素筛选,获得了一批独立转化体,同时,从每一个独立转化体至少再生出5株绿苗。经PCR、RT-PCR检测证实该Bt融合型基因已整合到部分受体基因组中,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达。这些阳性转基因植株在异地异季低温条件下割蔸栽植,部分恢复可育,且表现出很强的抗螟虫性能。  相似文献   
62.
野牛草是原产于北美地区的多年生暖季型草坪草,因抗旱性强而著称。通过综述国内外在野牛草抗旱性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表明在常用的草坪草中野牛草对干旱胁迫的抗性最为突出,并总结了野牛草抗旱性较强的主要因素有:渗透调节能力较一般草坪草强,蒸散量远远低于其他暖季型和冷季型草坪植物,水分胁迫时,野牛草分株间会进行水分的互助融合利用,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乙醇浸出工艺生产米糠蛋白,研究乙醇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对蛋白质凝胶性的影响。对乙醇浸提过程中影响产品中蛋白含量和蛋白质的分散性指数(PDI)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50℃、固液比1∶6和浸提时间70min,此条件下米糠蛋白产品的蛋白含量为27.9%,PDI为17.9%,蛋白浓缩率为48.7%,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4.
酵母双杂交筛选水稻OsMADS15互作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生物学功能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MA DS-box基因的功能主要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或四聚体来实现.水稻OsMA DS15是一个AP1/SQUA亚家族的成员,在水稻开花时间调控、不定根的发育、茎的生长和内稃的发育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与之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却知之甚少.本实验用酵母双杂交法从水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cDNA文库中筛选与OsMA DS15有相互作用的蛋白.构建了pGB KT7-OsMA DS15诱饵表达载体,然后与pGADT7-cDNA library共转化到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H109中,通过顺序筛选HIS3、A DE2和LacZ3个报告基因的表达,共得到25个UniGene.在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细胞中用BIFC实验验证OsMADS15和候选基因OsMA DS1、OsMA DS14、Os MA DS8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烟草细胞的核内,OsMADS15相连的nYFP可以与OsMA DS1、OsMA DS14、Os MA DS8相连的cYFP分别形成互补而产生荧光,证实其间在植物体内也具有相互作用.本实验为今后近一步研究OsMADS15在水稻花发育和水稻营养器官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5.
一个水稻显性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MS (ethane methyl sulfonate)诱变籼稻品种IR64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显性斑点叶突变体HM113。在大田环境下,突变体褐色斑点在播种后3周的叶片上产生,始穗期扩散至叶鞘。与野生型IR64相比,突变体HM113的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显著下降,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突变体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上升。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突变体叶片中积累了大量活性氧,且斑点处细胞坏死。白叶枯病菌接种结果显示,HM113是一个广谱抗性增强的突变体。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HM113中防卫反应基因AOS2、PAL4、PR10和PR1b等的表达大幅上调。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褐斑性状受单显性基因(SplHM113)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法将该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长臂RM21605和RM418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08 kb。本研究为褐斑基因SplHM11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灵武长枣成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灵武长枣品质的比较分析,了解长枣果实成熟特征,为灵武长枣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菊花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菊花叶片,严重时可危害茎、花瓣等.叶片受到危害时,在叶背长出菌丝,导致菊花失去商品价值和生产栽培失败.温室内,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适宜菊花锈病孢子的传播,故菊花锈病在温室内发生严重.为了提高对菊花锈病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从2006年9月中旬开始,选用代森锌、粉锈宁、腈菌唑和三唑酮等4种化学药剂进行了菊花温室栽培锈病的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为了分析3种秋眠类型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型苜蓿Maverick、半秋眠型苜蓿ABI700和极非秋眠型苜蓿UC-1465)在不同CO_2浓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本研究运用人工气候箱和开顶式气室动态观测了3种秋眠类型苜蓿的种子发芽特性、生长发育和产量大小。主要结果:1)550、700μmol·mol-1 CO_2浓度处理能显著提高3种秋眠类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缩短平均发芽天数(P0.05)。其中550μmol·mol~(-1)浓度处理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2)高CO_2浓度促进3种秋眠类型苜蓿生育期提前3~6d,且CO_2浓度越高生育期越提前。3)高CO_2浓度能显著促进3种秋眠类型苜蓿株高、叶面积和单株干重增加(P0.05)。高CO_2浓度处理后UC-1465的单株鲜重比Maverick高19.33%~21.76%,比ABI700高12.74%~13.11%;单株干重比Maverick高14.85%~26.77%,比ABI700高12.31%~14.58%,高CO_2浓度处理后极非秋眠型苜蓿UC-1465生长优势进一步提高。4)CO_2浓度对苜蓿茎粗无显著影响(P0.05),但促进秋眠型苜蓿Maverick、半秋眠型苜蓿ABI700茎粗增大。上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对CO_2的响应存在浓度效应。可以预测,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对苜蓿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9.
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甲基托布津SC广泛应用于拌种和防治采后干腐病,但相关试验数据缺失,需要做一个甲基托布津SC在马铃薯应用技术实验,总结使用技术,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70.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个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品种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body,PLB)。结果表明,在培养基1/2MS+3mg/L TDZ+20g/L蔗糖+3g/L植物凝胶上,14个蝴蝶兰品种的叶片均能诱导出类原球茎,其中10个品种的诱导率高于20%,尤以777最高,为51%;最低的为788,仅有1%。试验建立了一套成本低廉、成分简单、重复性好、也适合于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体系,为蝴蝶兰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