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密度及播种期对造纸用麦茬红麻干茎产量、皮/骨比值及效益的影响,建立了产量、品质与效益对各项农艺措施反应的函数关系,探讨了农艺措施与红麻产量及品质的数量关系,提出适合淮河流域造纸用麦茬红麻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的迟早对红麻产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掌握适时播种和收获是保证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和收获期与产量的关系,探索红麻在湘北滨湖地区适宜播种和收获期,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亚麻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亚麻的产销概况,我国南方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作者近期的研究实践,对我国南方春季亚麻研究开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开发南方冬闲稻田、湖洲荒滩和低海拔山丘区旱地春季亚麻生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麻类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出苗和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的影响是不同的,以氯化钠盐土对红麻的影响最大,即使土壤中NaCl含量只有0.2%,红麻的出苗和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是硫酸钠盐土和混合盐土;碳酸氢钠盐土的影响最小,即使土壤中NaHCO_3含量高达0.6%,红麻仍可出苗生长。在土壤含盐量0.35—0.76%的非氯化钠盐土上,通过采用灌水压盐、适当晚播,增施有机肥等栽培措施,每亩可获得红麻干茎0.45—1.15吨,比种植其它作物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6.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过去称洋麻,槿麻,台湾称钟麻。我国引种红麻的历史不长,主要是取其纤维,供织麻袋用,但麻袋国内用量有限。据测定,全杆红麻茎中韧皮占40%左右,麻骨占60%左右,麻骨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纤维。韧皮部分单纤维平均长度2.60毫米,全杆平均单纤维长度1.34毫米。据国外资料报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从研究红麻个体发育、群体发展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量关系入手,探讨农艺措施综合效应对两种不同耕作制(春麻、麦茬红麻)的造纸用红麻产、质量的影响,系统地论述了播种期、栽培密度、N、P、K施用量等农艺措施对造纸用红麻产量和质量的综合效应及互作效应,阐明了红麻茎杆皮/骨比值、髓占比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红麻高产优质的途径。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为相同自然条件下不同耕作制度、种植习惯和生产力水平的麻区提供相应的系列高产、高效优化衣艺措施组合。本研究形成的造纸用红麻高产优质、高效模式栽培技术成果为建立我国造纸红麻原料基地提供了农业技术依据。本专题研究已通过国家验收和鉴定,该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黄淮海地区,通过对不同播期红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迟播比早播的生育期短,麻株旺长时间晚而短,其骨占比例小、叶占比例大、不利纤维成熟。迟播天数与麻株干物质积累、纤维积累、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纤维细胞数以及纤维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播种季节愈晚,减产幅度愈大。生产上设法早播、早管、适时晚收、选用中熟品种和适当增加密度,能有效地提高夏麻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淹水条件下红麻生长发育及营养吸收特点.结果表明淹水影响红麻根系的发育和生活力,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受阻而富集于麻株茎部,从而导致红麻叶片大量脱落,麻株生长停滞,光合强度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茎杆木质素含量增加,纤维素合量减少。播种早的麻株耐淹能力明显大于播种迟的麻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