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0篇
  35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21.
为明确平衡施肥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184品种为试材,按照氮(N)、磷(P)、钾(K)平衡施肥原理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0)、常规施肥(CK,每667 m2施N肥23.7 kg、P2O5 38.4 kg、K2O 72.9 kg)、平衡施肥1(T1,每667 m2施N肥38.38 kg、P2O5 16.45 kg、K2O 53.18 kg)、平衡施肥2(T2,施肥量较T1减少10%,每667 m2施N肥33.58 kg、P2O5 14.4 kg、K2O 46.5 kg),研究平衡施肥对番茄生长、品质、产量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可不同程度促进番茄生长,改善品质,提高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平衡施肥1(T1)效果最优。与常规施肥(CK)相比,T1处理番茄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9.97%、5.19%、25.13%和95.7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铁、镁、钙元素含量与产量分别提高19.82%、16.09%、15.24%、11.30%、69.06%和15.2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品质和产量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依存关系。根据综合得分模型发现,T1处理的得分最高,CK0最低,说明平衡施肥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单果鲜重和维生素C(VC)、磷、钾、铁、锰、锌含量是影响番茄生长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平衡施肥1(T1)处理可通过增强番茄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成为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2.
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分属Lancaster、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外引种质群这5个杂种优势群的代表性自交系Mo17、7922、K12、丹340和8701为测验种,以来自于BHO、ALEXHO、RYDHO、SYNDO4个高油群体的20个自交系为被测系,利用NCⅡ设计,分析了4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并对高油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BHO和SYNDO群体的自交系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并且这两个群体的高油自交系与普通玉米自交系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因此,利用这两个群体的自交系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高产组合。BHO和SYNDO群体的自交系是杂种优势利用最高的高油自交系。20个高油自交系可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第一群包括BY4846、RY697、GY462、SY1077、GY923、GY798、RY2830;第二群包括BY815、BY843、SY3073;第三群包括BY807、BY832、SY1039、RY740、RY783;第四群包括GY220、GY302、RY2846、SY1032、SY2985。  相似文献   
123.
采用随机过程和顺序统计理论建立了考虑随机栽荷和强度退化情况下林业机械零件的动态可靠性功能方程模型,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动态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各参数灵敏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林业机械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张洋  张帅  崔金杰 《棉花学报》2011,23(1):44-51
 室内以分别用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Cry1Ac+CpTI)、转单价基因棉中棉所44(Cry1Ac)和常规棉中棉所49(CK)连续筛选16代的AYBC、AYBT和AYCK棉铃虫种群为材料,分别继续用上述材料再连续筛选10代,研究抗虫棉对棉铃虫适合度及其抗药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室内连续筛选26代后,与AYCK对照种群相比,AYBC和AYBT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蛹重、产卵量、卵孵化率均明显降低,蛹历期和雌虫百分率差异不显著;与AYBT种群相比,AYBC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产卵量显著降低,蛹重、蛹历期、雌虫百分率和卵孵化率差异不显著。17-26代,AYBC种群与AYBT种群同一筛选代数间对Cry1Ac毒素的抗性倍数差异不显著,并且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AYBC和AYBT种群的抗性倍数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原壳体外培养和抽蛋清的方法,就胚龄、蛋清抽取量对鸡胚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0日龄鸡胚抽取1mL、3mL和6mL蛋清后,其孵化率分别为38.6%,30.35%和8.6%。抽取蛋清1mL组(P<0.01)和3mL组种蛋(P<0.05)的孵化率明显优于抽取6mL组。②对3日龄鸡胚,抽取9mL蛋清后,鸡胚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其孵化率仅为33.3%,明显低于3mL和6mL组(P<0.01);而抽取3mL和6mL蛋清对3日龄鸡胚的影响较小,其孵化率仍高达74.3%和76.5%。③抽取6mL蛋清并在大头顶端开直径为1.0cm的圆孔进行鸡胚原壳体外培养获得成功,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为18.5%。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航粉高糖’品种为试材,以果实表面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设4个不同浓度褪黑素喷施果实处理,分别为T1(50 μmol·L-1)、T2(100 μmol·L-1)、T3(150 μmol·L-1)、T4(200 μmol·L-1)。结果表明:(1)100 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比。(2)5个处理中共检测出8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2种酮类、32种醛类、14种醇类、4种酯类、13种烃类、7种酚类和4种其他类物质。各处理挥发性物质总数量和总含量依次为:CK(55种,1 279.18 μg·kg-1)、T1(69种,1 960.95 μg·kg-1)、T2(66种,2 258.70 μg·kg-1)、T3(62种,1 818.84 μg·kg-1)、T4(59种,1 695.04 μg·kg-1),均为醛类含量最高,酚类含量最低,其中100 μmol·L-1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酮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共包含10种番茄特征香气成分,100 μmol·L-1处理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 307.34 μg·kg-1。(3)与对照相比,喷施褪黑素提高了番茄果实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促进果实对N、K、Mg、Cu、Fe、Zn等矿质元素的吸收。(4)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综合得分表现为T2>T1>T3>T4>CK。综上,外源喷施褪黑素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和风味品质,且100 μmol·L-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7.
滴灌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滴灌冬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与滴灌量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在1管5行的毛管配置条件下,设置3 300、3 900和4 500m3·hm-2三个灌水定额处理(分别用处理A、处理B和处理C表示),研究了滴灌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时间和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拔节期至乳熟期,处理B的叶面积指数始终高于处理A和处理C。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加,而胞间CO2浓度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呈下降和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增幅随灌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积累总体上呈"S"型曲线变化,处理B和处理C的干物质积累快速增长期分别比处理A延长了3d和4d;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产量均以处理B最高,其中处理B产量分别较处理A和处理C提高了7.09%和4.55%;灌溉水利用效率在处理A和处理B之间差异不显著,二者较处理C增加了29.61%和18.99%。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小麦的适宜灌水定额为3 300~3 900m3·hm-2。  相似文献   
128.
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是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的重要途径。在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ArcGIS等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了新一轮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获得了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图。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包括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35 929km2,占江苏省总面积34.96%。其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1 934km2,占江苏省总面积21.3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3995km2,占江苏省总面积13.64%。  相似文献   
129.
以生产上主栽的20个普通玉米单交种为测验种,以4个高油品种为被测系,利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被测系油分的配合力及油分杂种优势。结果表明,高油115、高油202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与普通玉米单交种杂交当代子粒的油分值较高,是普通玉米高油化较好的授粉者;高油298、高油6可以与沈单15、辽单37、丹2109等油分一般配合力较好的普通玉米单交种作配套组合,来提高普通玉米的油分;油分配合力较差的普通玉米沈单16、农大62、唐玉10等与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子粒的油分值并没有达到含油量5%的标准,它们不宜作为普通玉米高油化的选择对象。以高油玉米为父本,可以使普通玉米单交种的油分平均提高48%,当代子粒油分值=0.68(母本) 0.32(父本)。  相似文献   
130.
张洋  李鹏    马文东  张旭    郭嘉嘉    潘金金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5):70-76,84
为科学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上游西柳沟流域1980年、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变化和相应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草地、林地和耕地3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出面积大小为草地>林地>耕地,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大部分转为未利用土地,草地大部分转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2)西柳沟流域1980年、2015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946.56,1 873.55 t/(km2·a),其中草地土壤侵蚀模数最大,其次为林地,土壤侵蚀量主要来自于草地;(3)西柳沟流域35年间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占主导,土壤侵蚀程度总体上呈降低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草地的部分面积向林地和耕地分别转化了4.47,17.54 km2,说明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以期为黄河上游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