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81.
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0.04%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浙皮1号植株,诱发产生农艺性状变异。然后通过对有益变异性状的选择、比较、鉴定,快速培育出丰产性明显优于亲本的二棱皮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经连续两年的省品种区试,闽诱3号比对照莆大麦4号平均增产7.6%;在较大面积生产上一般单产为3~4.5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10%左右。同时由于闽诱3号麦苗生长快、繁茂性好、麦草产量高,且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SOD酶等,除供作传统的籽粒生产外,还是研制“麦绿素”等营养保健品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182.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缓释或控释肥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间的总干物质的积累,结英期以前所有缓释肥料处理的均高于对照,尤以LP-40和LP-70的处理作用明显,而结荚后只有LP-40,LP-70和LP-SS100A3个处理的干物重高于对照;缓释时间短的肥料对氮素的吸收影响不大,而时间长的则减少前期的吸收,然而,缓释或控释肥料均能一定程度的增加K^ 的含量,但对PO4^3-影响不大。控释肥料LP-SS100A可增产21.9%,而缓释肥料LP-70和LP-180A分别增产13.1%和12.2%。  相似文献   
183.
1 闽诱 3号的选育和产量表现闽诱 3号大麦新品种系福建省稻麦研究所利用秋水仙素药剂处理浙皮 1号大麦品种 ,诱发变异 ,经过 4a 5代选择育成 ,为二棱皮大麦。1989~ 1990年在福建省稻麦所农场参加新品种预备试验 ,比莆大麦 4号增产 13 5% ,1991~1992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单产为 14 4 9kg (单产面积为 6 6 6 7m2 ,下同 )。平均比对照品种莆大麦 4号增产 9 4%。 1992~ 199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单产为 185 5kg ,平均比莆大麦 4号增产 5 8%。1989年在莆田涵江埭里村试种 334m2 ,测单产 30 3 4kg ,比莆大麦 4号 2 2 3 0kg增…  相似文献   
184.
春小麦颖壳中水溶性物质对成熟籽粒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个穗发芽不同敏感程度的春小麦品种,研究了成熟小麦颖壳中水溶性物质对籽粒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颖壳中存在着某种发芽抑制物质,品种间存在着的差异,颖壳中的发芽抑制物质对发芽后,48h的胚芽生长有普遍抑制作用,能胚根生长影响不大,但明显降低3-5条胚根的化值,因品种而异,颖壳中的发芽了制物质对穗发芽的抑制程度最多可达40%。  相似文献   
185.
采用不同病级病叶、荚、粒,研究了大豆灰斑病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使大豆光合面积减少、呼吸消耗增加、植株净光合生产率下降,导致百粒重和产量降低;同时感病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随病级增加而上升,绝对含量则下降;脂肪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绝对含量随病级增加而降低,并提出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6.
中国菜用大豆研究现状、生产中的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菜用大豆(毛豆),对调节人们膳食结构和改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公认的保健食品,它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概述了中国蔬菜大豆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蔬菜大豆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7.
钾素营养充足,可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和产量。随着氮、磷肥在生产中施用的增加,钾肥已逐渐成为作物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大豆开花后籽粒形成期是大豆氮素积累、产量提高的重要时期,文章对钾肥施用后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两者开花后氮素的积累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正常氮磷种肥用量基础上,设置3种施钾处理:不施钾(K0)、种肥施钾120 kg·hm~(-2)(K1)、种肥施钾120 kg·hm~(-2)且在花、荚期喷施30 kg·hm~(-2)叶面钾肥(K2),探究菜用大豆、普通大豆开花后28~56 d内籽粒、叶片、茎中氮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进两种类型大豆植株各部位中氮素积累。同时期内,两种类型大豆在各施肥处理下各部位的氮素积累量均为K2K1K0,大豆植株各部位中相对氮素累积量均为籽粒叶片茎。钾肥施用对提高菜用大豆籽粒氮素含量的效应高于普通大豆,与K0相比,K2处理下菜用大豆、普通大豆籽粒平均氮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19%和0.1%。施用钾肥提高了菜用大豆叶片氮素转移效率,相比K0处理,K1、K2处理分别增加了6.1%、8.2%,而对普通大豆影响不大。钾肥施用显著增加普通大豆茎中氮素积累,但菜用大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